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首席辩护律师考夫曼4月2日证实,前总统杜特尔特即将向国际刑事法院(ICC)提出管辖权异议,并将在“时机成熟时”另行申请临时释放。
考夫曼通过简讯表示:“至于针对ICC行使管辖权的异议,相关申诉将于近期提出。这类异议与临时释放申请是完全不同的程序,后者将于适当时机提出。”
临时释放的基本条件包括:当事人无潜逃风险、不会妨碍调查、亦无重犯风险。
至于ICC是否具备此案的管辖权,争议焦点在于菲律宾已于2019年正式退出建立ICC的《罗马规约》。然而,主导调查的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先前已获得法庭裁定,对菲国在2011年至2019年仍属成员国期间发生的指控犯罪,ICC保有调查与审理权限,并无时效限制。

菲律宾自2011年起成为缔约国,至2019年退出为止。ICC的案件涵盖了2011年以来“达沃暗杀小队”及2016年起禁毒战争期间的指控杀戮,但2019年之后的事件不在范围之内。
然而在2023年7月的上诉程序中,两位法官提出异议,认为若一国已退出条约,ICC要保有对其的管辖权,必须在退出生效前即完成预审授权。但实际上,菲律宾于2019年退出,而ICC预审庭直到2021年才批准调查。
当ICC于2025年3月7日对杜特尔特发布逮捕令时,法官表示:“本院对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6日期间,发生在菲律宾领土内的指控犯罪保有管辖权,因当时菲律宾仍为缔约国。” 外界关注法官们将如何审理即将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并评估此举是否将影响原定9月23日召开的指控确认听证会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