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IPO)是英特尔推出的一套软硬件协同优化方案,旨在通过调整CPU、主板、内存等核心组件的参数,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释放硬件潜能,实现性能跃升。与传统的单一超频不同,IPO 强调系统级调优,涵盖硬件选型、BIOS 预设、内存时序优化及软件生态适配,从多维度提升游戏、生产力等场景的表现。其核心理念是“一键式性能升级”,通过降低用户操作门槛,让普通玩家也能轻松获得高端硬件的极致性能。
不过,目前 IPO 技术仅支持酷睿 Ultra 200 系列 和 14 代酷睿,有鉴于此,笔者也尝试使用套性价比极高的方案 ~ 铭瑄终结者 Z890-A 主板,搭配 intel 酷睿 Ultra 7 265K处理器进行了实测,整机配置如下:
CPU: intel 酷睿 Ultra 7 265K
主板: 铭瑄终结者 Z890-A
显卡: 铭瑄 Intel Arc B580 iCraft OC 电竞之心
内存: 金百达 白刃 DDR5 8400MHz 24GB X 2
SSD: 希捷酷玩520 1TB
机箱: Almordor 神雕 承影 SilverLining 160G ITX 皓月银
电源: Apexgaming GTR Plus 1000W
散热: 振华 NEON 240 一体式水冷
铭瑄主板 IPO 调优▼Intel IPO(Intel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作为系统性性能优化方案,其技术逻辑与 AMD 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存在本质差异。
PBO 主要通过突破功耗墙实现处理器多核频率微幅提升,其优化维度局限于 CPU单组件,而 IPO 则构建了 三 位 一 体的全链路调优体系;硬件层精选主板与内存颗粒组合,BIOS 层集成智能超频预设,软件层通过 XTU 工具实现动态参数调控。这种协同设计使 IPO 不仅能提升单核 / 多核性能,还能通过内存控制器优化实现 DDR5 内存超频
▼首先进入铭瑄 BIOS 将优化方案导入,实际操作也就和读取 BIOS 预设没有区别
▼话说,铭瑄新版的 PTM UI BIOS 系统真的惊艳,莫兰迪色系搭配高对比度图标,在保留专业性的同时构建清新视觉层级。核心功能模块通过卡片式布局聚合于主界面,如"性能调校"卡片整合 XMP 超频、功耗解锁等多项关键参数,调试效率大为提升。
▼导入 IPO 优化方案后,NPU、D2D 频率、以及 CPU 电压、VRM 电压、内存时序都会自动加载新参数。和手动调校唯一区别,就是参数由板卡厂商提供。
下面来看看 IPO 开启前后整机性能的变化清情况。
▼首先是 CPU-Z 测试跑分,
默认设置:单核 891.3、多核 15756.4
IPO 调优:单核 895.9、多核 16291.0
▼Cinebench R23 性能测试,导入 IPO 优化后,单核从 2274 提升到 2286、多核从 32037 提升到 35060 。
▼PASSMARK 跑个整体分,默认设置 13370 ,调优后 13848
▼内存是金百达白刃 24GB X 2,支持 XMP 8400MT,加载 IPO 后的效能表现只能用惊艳来形容
XMP 8400MT(40 - 54 - 54 -136) 的表现,读取速度 118.42GB/s,写入速度 97014MB/s,复制速度 120.64GB/s,延迟 81.7ns。
加载 IPO 调优,同样的 8400MT,此时读写全部超 120GB/s,具体为读取速度 127.68GB/s,写入速度 123.87GB/s,复制速度 123.7GB/s,延迟 68.8ns
▼讲真,这个效能表现,超频老手都不 一 定能调的出来,而现在只需要简单的 BIOS 加载即可实现。
▼游戏方面,利用 3dmark 跑了两个模组,分别是基于 DirectX 11 的 Fire Strike ,和基于 DirectX 12 的 Time Spy ,从结果来看,经过 IPO 优化后性能都有 一 定程度的提升。
▼游戏方面先来看看 CS2的 Benchmark 测试,在 1080P 分辨率 + 高画质下
默认设置:平均帧率能达到 364.8FPS ,1%Low 帧率 199.5。
IPO 优化后:平均帧率能达到 372.4FPS ,1%Low 帧率 213.9。
▼单机 3A 测试了两款,古墓丽影暗影在 1080 分辨率 + XESS 性能 + 最低画质下,经过 IPO 调优平均帧上升了 20FPS,GPU 受限从 21% 上升到 34%。
▼接下来试试赛博朋克 2077,它是少有的能同时支持 INA 三家超分辨率技术的游戏。
测试利用游戏内置的 Benchmark,基于 1080P + 画质:超级光追 + XeSS 性能模式
▼实测结果相当让人满意,在不更改任何硬件仅加载 IPO 优化的前提下,平均帧从69.81 上升到 88.95,性能提升达到 27%。
尤其值得注意是,最小 FPS 从 60 上升到了 77,这意味着游戏过程中的卡顿会大大降低。
Ultra 7 265K 应该是酷睿 Ultra 200S 系列最值得入手的型号,8P +12E 大小核配置,性能和 14700K 持平,功耗控制更加优秀,还有 NPU 对 AI 应用的加持。最关键的是现在 2000 就能入手全新盒装,性价比堪称暴棚。
主板丨铭瑄终结者 Z890-A▼作为铭瑄主板家族中极具代表性的性价比之作,终结者 Z890-A WIFI 延续了该品牌硬件堆料与价格优势双轨并行的设计哲学。不到 1.4K 的价位,却配备了 四 条 PCIe / M.2 插槽,还提供了 40G type - C 输出,在 Z890 芯片组阵营中展现了越级配置的竞争力
▼主板为标准 ATX 版型,终结者系列标志性的黑银撞色美学设计,在工业质感与功能实用性间实现平衡。 VRM 区域采用阶梯式叠层散热装甲,通过几何镂空结构优化气流路径,配合MOS管接触面的高导热系数硅脂垫,实现快速热量导出。
▼硬件配置层面,其 10 + 1 + 1 相 SPS 智能供电系统成为核心亮点。每相配备 60A DrMOS 功率芯片,配合 双8Pin CPU 供电接口的分流技术,即便配合酷睿 Ultra 9 285K 处理器也能轻松拿捏。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使得能量转换效率突破 90%,较传统线性电源减少 60% 损耗
▼拓展这块是终结者 Z890-A WIFI 的亮点所在,基本是把芯片组的功能都榨干了,具体如下:
首先是 PCIe 插槽给了 4 条,PCIe 5.0 x16 显卡插槽支持 x8 + x8 拆分,满足多卡并联需求、此外包括 1 条 PCle4.0 X 4 和 两条 PC1e4.0 X1 ,
其次是 M.2 插槽,分别为 1 条 PCle5. 0 x 4、,3 条 PCle4.0 x 4 、以及 1 条 SFF-8654 4i 接口,该接口兼容 PCIe 4.0 x4 与 4 个 SATA 设备,为存储扩展提供弹性选择。
▼主板配备的 4 条 DDR5 内存插槽,最高支持 256GB 容量,频率方面 8800Mhz(OC)起步,搭配 CUDIMM 还能冲击更高频率。
▼后置 IO 是 8A1C 的组合,亮点是搭载了 40G 的 USB Type - C,尤为适合外接高速存储的朋友。
▼作为实至名归的 2K 甜点卡。铭瑄 B580 的游戏性介于 RTX4060 和 4060TI 之间,可以在 2K 分辨率下轻松拿捏网游和主流单机。生产力则是远超两者,无论是影音播放、图形编辑还是实时转码,完全可以对标 NVIDIA RTX4070 级别的中高端显卡,考虑到其 2000 左右的入门价位和卓越的能效比优势,很适合预算有限,但又对游戏、娱乐、生产力都有需求的朋友。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Intel IPO 技术通过构建硬件-固件-软件 三 位 一 体的协同优化体系,对整机性能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相较于 AMD 的 PBO 技术,IPO 的突破性在于其整体优化策略。PBO 主要通过放宽功耗墙提升 CPU 多核性能,对内存和系统级调优涉及较少;而 IPO 则通过精选主板硬件、优化 BIOS 微代码、搭配 XTU/APO 软件工具,实现 CPU / 内存 / 主板 三 位 一 体的深度优化。
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调优前后处理器性能有提升但不大,但内存效能称得上翻天覆地,游戏帧率的变化也是肉眼可见。而这套方案最吸引用户之处在于"零门槛"特性——无需硬件升级或复杂调试,仅需在配套主板 BIOS 中 一 键加载预设参数,即可在保障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获得性能跃升。
综上,如果你对当前使用的电脑性能不太满意,不妨试试这套零成本的 Intel IPO 调优方案。或者你近期有购买电脑的需求,也不妨关注下笔者这套主打性价比的硬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