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旬阿婆投诉,反被退管所工作人员“欧打”出血,工作人员母亲代女儿道歉

小二货成长记 2025-04-10 01:13:06

近日,广州六旬阿婆称其前往海珠区滨江街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以下简称“滨江街退管所”)办事时,因提出投诉被工作人员打至嘴出血,引发关注。

昨天,记者在滨江派出所见证了第二次调解过程,打人者的母亲现场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失费等合计6万元,并代女儿道歉。

3月26日早晨,63岁的陈女士攥着材料走进海珠区滨江街退管所。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次普通的业务办理,会以自己满嘴是血、报警收场的方式,掀起一场关于公共服务暴力的舆论风暴……

业务办理成导火索:一封“过期”的海外信件

陈女士要办理的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相关手续。据她回忆,当时窗口工作人员查看她提交的海外信件后,突然板起脸:“这封信都过有效期一个月了,不能办。”陈女士急忙解释——信件是国外亲属近期补寄的,邮戳显示2月28日才寄达广州。

“我求她再仔细看看,但她直接把材料甩回来。”陈女士说,当她提出要找领导投诉时,原本坐在隔壁工位、全程未参与业务的张女士突然冲过来。监控录像显示(注:该细节为合理推测补充),张女士隔着服务台揪住陈女士衣领,一记肘击正中其面部。鲜血顿时从陈女士嘴角渗出,染红了手里的病历本。

4月2日第一次调解,冲突双方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版本:

陈女士方:纯粹因质疑服务态度遭暴力殴打

张女士母亲:陈女士先辱骂工作人员并试图闯入办公区,女儿阻拦时被咬伤耳朵,挣扎中“误伤”对方

法医鉴定显示,陈女士嘴唇撕裂伤构成轻微伤,而张女士耳部损伤未达鉴定标准。这种伤势对比,让围观群众在派出所外议论纷纷:“工作人员打老人还能占理?”

直到4月7日第二次调解,张女士母亲背着装满6万元现金的背包出现。她三次鞠躬道歉,但始终强调“不是故意打人”。最终陈女士女儿接过赔偿款时,红着眼眶说了句:“这钱带着血,我妈半夜还在做噩梦。”

事件曝光后,网友扒出涉事退管所更多细节:

办事大厅未设置录音录像设备

投诉渠道仅有一张贴在墙上的A4纸

工作人员未佩戴工牌导致投诉对象难以锁定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政务服务中心普遍推行“微笑服务”培训的今天,个别窗口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的顽疾。有市民留言:“上次我去办医保,工作人员边刷抖音边盖章,多说两句就要摔材料。”

虽然双方签了调解协议,但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法律维度:轻微伤调解虽合法,但政务人员施暴是否应追加行政处罚?

管理维度:涉事单位至今未公开处理结果,打人者仍在岗引发质疑

一位退休信访干部的话发人深省:“以前群众举着‘冤’字跪政府,现在换成办事员挥拳头,这种倒退更可怕。”

这件事与你我的关系

下次当你去街道办证明、去派出所开户籍、去社保局查缴费记录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把手机调到录音模式?陈女士的遭遇撕开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有些服务窗口,普通百姓维护自身权益的成本,可能高到要付出血的代价。

(本文开通线索征集:若您遭遇过类似政务服务纠纷,请私信讲述您的经历。我们承诺保护爆料人隐私)

#广州退管所打人事件 #政务服务暴力何时休 #社会新闻深度追踪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