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大核有料
当地时间3月29号,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芬兰总统斯图布在佛罗里达会面后,特朗普宣布,将从芬兰购买“急需的”破冰船。
在上周四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极论坛上发表演讲时,着重提到了美国想得到格陵兰岛这件事。
在去年1月26号,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号核动力破冰船开工仪式时表示,俄罗斯将要扩大在北极的航道。
再加上去年12月份,加拿大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北极的外交政策,以及去年10月初的时候,北约计划在北极地区增设联合空中作战中心等等。
这些消息全都和一个关键区域有关——北极。
上月31号当天,俄罗斯知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表示,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整个世界!
简言之,得北极者得天下,几乎已经成了西方国家的主要共识。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以及欧盟多个国家和组织,在地理区位上更加靠近北极,这种区位优势,让这些国家能早早开始北极布局。
而中国在地理区位上距离北极十分遥远,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是否也该跟进西方国家在北极的布局呢?
北极资源之争
在冷战时期,当时因为美苏争霸的原因,北极地区一度成为两大阵营的重要军事战略区。
在苏联解体后,北极这里就开始遇冷,鲜有人再继续关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冰川开始融化,这里再度成为各国明争暗斗的战场。
美国就是最早关注北极资源的大国,曾先后在1971年、1983年、1994年和2009年,出台了4份“北极政策指令”,2013年发布了首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
当时美国还将北极定义为一个没有冲突的和平地区,但在201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北极战略中,这里就被定义为“潜在的战略竞争走廊”!
事实上北极冰川融化后,开发北极地区资源就已经成了一块香饽饽。
一方面,冰川融化后,可用于航运的海上航线一旦开发出来,便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在船只能够通行后,北极地区的渔业资源同样能带来不菲的商业价值!
在北极还处于一片冰封之时,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里潜在的价值。
但碍于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气候问题,北极地区的开发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度。
不过,从航运价值来看,如果北极地区的航道被开发出来的话,那么从北极经过的商船,相较于传统的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来看,东亚到欧洲的商船航行最少能节省9到15天的航程!
一旦开通,那么东亚地区和欧洲地区的贸易往来成本将大大降低,也正是这一原因,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北极资源的开发上已经早早开始布局。
如今特朗普不断放出风声要得到格陵兰岛,除了想要岛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外,那就是格陵兰岛潜在的地缘价值。
从地图上来看,格陵兰岛距离北极非常近,一旦特朗普真的拿下格陵兰岛,再加上美国手里的阿拉斯加州的话,美国就能从两端影响整个北极航运!
除了航运价值外,这里还有巨大的军事价值,普京之所以在上周四提到特朗普想要格陵兰岛这件事,是因为他认为,北约很可能利用北极作为“可能引发冲突的跳板”!
就像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一样,北约国家在北极增设联合空中作战中心,以此来应对俄罗斯的威胁,无外乎就是为了和俄罗斯争夺北极地区的话语权罢了。
而且,如果潜艇在北冰洋发射导弹袭击,不管是攻击美国本土还是西欧诸国,都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和陆地相比,能节省约一半的时间。
更何况北冰洋海域下面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一旦得到开发和利用,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不管是北欧国家还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近些年来都在加紧北极地区的布局。
那么同为大国的中国,在地理区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在北极布局呢?
北极对中国的重要性
前面我们提到了,北极地区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而我国又是一个工业出口大国,如果能将北极航道纳入到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来,那么这里能带来的商业价值将十分可观。
现在北极冰川并未完全融化,想顺利通航北极,破冰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俄罗斯那边在建造核动力破冰船,而美国则选择从芬兰手中购买。
而我国在破冰船的研发上同样跟上了这些国家的步伐,此前雪龙号极地破冰船的下水,就已经证明我国有在极地破冰的需求。
问题在于,和美国、俄罗斯等国相比,我们距离北极地区的确比较遥远,所以中国选择和俄罗斯方面进行合作。
根据港媒在去年7月份的报道,俄罗斯在被西方极限制裁的情况下,正在寻求和中国进行合作,打造一条从西伯利亚西北海岸到白令海峡,全长达5600公里的北极航道,力求实现全年通航!
当时俄罗斯方面的学者就表示,如果这条航线打通的话,中俄就能将亚洲和北冰洋相连,从而避免受到美国的干扰。
这则消息不久后就得到了确认。
去年11月份,根据新加坡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俄罗斯举行了北极航道分委会首次会议,致力于推动两国在北极航道上的开发、合作。
此次会议,中俄两国达成了不少合作目标,其中包括保障北极航线安全、推动极地船舶建造合作等等。
当然,我国并没有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俄罗斯身上,事实上,中国这些年在北极地区开展的科研和探索工作并没有中断过。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秉持着合作共赢、互相尊重、可持续性的原则在北极地区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力求打造一个维护北极和平、稳定,以此维护我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
总而言之,俄罗斯学者杜金说的,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整个世界,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这从世界上各个大国的动作就能很清晰地看出来。
结语
如今的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尚还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北极的资源开发、利益分配还没有得到落实,要想真正让北极地区体现出其价值,或许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协商才有可能。
参考:
环球网:北极,正变成大国冲突新火药桶? 2025-03-31
环球网:中方批加拿大“北极外交政策”:歪曲解读中国北极政策,抹黑中国正常开展的北极活动 2024-12-09
参考消息:中俄举行北极航道分委会首次会议 将推动极地船舶建造取得新进展 2024-11-27
观察者网:俄学者:如果中俄把亚洲和北冰洋相连,就能免遭美国干预 2024-07-02
光明网:北极航道:破冰容易“融冰”难 2024-08-07
光明网:与芬兰总统打完高尔夫,特朗普宣布购买破冰船 2025-03-30
红星新闻:特朗普想要格陵兰岛,普京首次发声:北约利用北极作为“可能引发冲突的跳板” 2025-03-29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哲学家和政治学家杜金:谁掌握北极谁就掌握整个世界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