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人画派新粉彩瓷的兴起,给景德镇的瓷业带来了一片新的气象。在此期间,一批知名的陶瓷艺人创建了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这是景德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陶瓷艺人社团。它的创立极大地推动了文人画派粉彩瓷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瓷业美术社社员合影
关于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成立,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在王布的《白釉能手吴霭生》一文中提到:民国元年(1912)浮梁县县长徐仲亭创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由景德镇当时瓷器胎釉制作名家吴霭生任社长。
吴霭生(1886-1926),名毓(yu)麟,广东南海人,少时在香港经商。1909年吴霭生来到景德镇创办合兴瓷庄,在景德镇居住17年,潜心研究胎釉,在白釉、花釉方面成就显著,他研制的新白釉釉色洁白如玉,被誉为“玉绫窑”。吴霭生墓志铭有如下记载:
浮梁县长徐工仲亭仰其名,欲办瓷业研究社,访之公,公慨然引为己任,不辞劳瘁,肩任社长,申明社规,条分缕释,于是瓷业美术研究社赖公成立。
第二种来自毕渊明《珠山八友来龙去脉》,瓷业美术研究社民国十一年(1922)由浮梁知县何心澄倡议组建。
王琦任社长,王晓棠、饶华阶副之。凡入社社员,交一二件作品陈列社内,每周各社员供画稿付之石印,从此社内活动频繁,作品日益增多。
近来还有人将此两种说法综合为:1922年,喜好瓷艺的浮梁县县长徐仲亭、知县何心澄倡导下,于景德镇莲花塘成立了以吴霭生为社长,王晓棠、王琦为副社长的“瓷业美术研究社”。
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成立时间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成立时间,在汪野亭《粉彩山水马蹄瓶》有题款:
子孙宝之。甲子夏六月景德镇美术研究社六周纪念,汪野亭出品。

汪野亭《粉彩山水马蹄瓶》
甲子年是民国十三年(1924),此瓶是汪野亭40岁之作,并作为传家之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应成立于民国七年(1918),吴霭生任社长,有石碑墓志为证当无疑问,王晓棠、王琦均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制瓷艺人,饶华阶则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陶瓷实业家,他们当选副社长也合乎情理。
成立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意义所在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社址设在佛印湖(现景德镇莲花塘)畔逸兴公园中的景德阁,其主旨为:
陶瓷美术的创新瓷器器型设计颜色釉陶瓷的恢复与创新
景德镇莲花塘
社中成员不仅有著名的陶瓷美术名家王晓棠、潘匋宇、张晓耕、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等,还有制瓷工艺名家和陶瓷实业家吴霭生、饶华阶。
瓷业美术研究社规定:凡入社成员每月交纳会费,作为美研社活动经费,社员每人必须赠代表作品一、二件存放社内陈列,以供社员们相互观摩;定期出版发行《陶瓷画稿》,以广泛交流,共同提高。

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设计图稿
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成立,打破了景德镇延续依久的红店师徒授受的封闭格局,开创了陶瓷美术创作交流研讨的新风尚,对于推动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影响深远。
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的解散不幸的是,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北洋军阀孙传芳部署刘宝缇师团战败,溃兵过境,将瓷业美术研究社洗劫一空。瓷业艺人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艺人们大受打击,瓷业美术研究社遭此重创,该社同人颓然心伤,只好于民国十六年(1927)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宣告解散。
参考文献:
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西省志·江西省陶瓷工业志》王布《白釉能手吴霭生》《景德镇陶瓷美术》吴霭生石刻墓志,原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藏毕渊明《珠山八友的来龙去脉》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