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变现全省首试
名画重构美育革新
点“数”成金的福州实践
0与1的字节跃动,还将孕育出怎样的惊喜?寻找答案,不必把视线投向更远的地方,珠玉就在眼前。近年来,福州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新业态创新发展活跃区、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新高地,助力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放眼数字福州,一股新兴力量在“立题”与“破题”中成长,让创新的活力加速释放。

《Closer and Bigger》借助12米巨幕,通过数字技术“放大”名画中的细节。(受访企业供图)
数海淘金
助力数据资产盘活变现
数据,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第五要素”。如何变数据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福州呢?
2024年,财政部印发《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福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当年9月,福州市数据管理局、福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福州市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开展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工作。
短短数月,成效显现。2月10日,全省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开出,名称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总额100723.2元,交款人为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收款人是福州市大数据服务中心,交易内容显示为“事业单位数据资产”。
这张票据的产生源于对数据的需求。福州市轨道交通4号、5号线和滨海快线工程进入尾声,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需进行竣工测量,以更新城市地图。为此,他们需要使用福州市大数据服务中心的福州市基准控制点提供的数据解算服务。此次共需要516个站·时的数据服务。根据福州市联合福建理工大学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探索,计算出每站·时的服务费用为195.2元。
“试点工作最大的难题在于盘点数据资产以及如何定价。”福州市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州根据市场需求反向提炼治理数据资产,组织8家试点行政事业单位对所拥有的数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盘点并建立起数据资产卡片,从而建立起数据资产电子台账。由此明确各试点单位数据资产的权利归属,为数据资产的合法使用和交易打好基础。在定价方面,完成数据资产字段定价模型的开发,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有偿使用定价方案提供智能化执行工具。
福州探索“变数据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的具体实施路径,逐步形成清晰、有效、完整的数据资产管理和经营模式,助力数据资产盘活变现。这笔数据资产使用费缴入国库,标志着福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开启崭新篇章。
数实融合
助推传统产业破茧成蝶
在福州,二进制语言书写的创新脚本,在真实世界的广阔天地不断演绎鲜活的故事。
3月28日至30日,被誉为“亚洲最重要的艺术盛事之一”的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网龙数字人偶像“雪域任运”和艺术家黄忠杰共同策划的作品《Closer and Bigger》,以其首创的数字化细节重构艺术形式亮相,迅速成为全场焦点。
作为将数字技术与艺术史论结合的创新尝试,《Closer and Bigger》借助12米巨幕,通过数字技术,对近20幅世界艺术史经典名作细节展开“还原重构”,将名画中最耐人寻味的局部进行史无前例地“放大”。马蒂斯狂放笔触中潜藏的细腻层次,克里姆特笔下人物微表情的隐秘叙事,都在“重构”与“放大”中纤毫毕现,帮助观众看到经典却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作品涵盖了20世纪以来的众多艺术流派和风格,既有现代艺术的先锋之作,也有当代艺术的创新表达,不仅是一次对经典艺术的重新诠释,更是一次对美育教育的深刻探索。”网龙副总裁林通介绍,这种艺术形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打破了传统美育的单向传授模式,从而帮助艺术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经典名作,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创新的故事,还在我们的身边——
福州市紫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酒店使用的床单、被罩,甚至毛巾安装了芯片,解决了酒店布草洗涤难以溯源、查询困难、错误率高的问题。对于福建美臣智能洗涤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香俤来说,折叠分拣机通过芯片,对布草按尺寸进行分类堆叠,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一台分拣机每天可以处理5000件不同尺寸的布草,公司每天能处理近2万件酒店布草,相比传统的洗涤方式,工厂成本一年降低80多万元。
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福州的渔民正在开拓深海养殖。距离海岸5海里处的一座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钢铁小岛,是全国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福鲍1号”。在此工作的后湾村渔民吴章瑜感慨于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当他按下按钮,沉在水里的鲍鱼养殖笼便缓缓升起。“不用靠人力去拉,按一下直接上来了,我们投饵料就可以了。”在新技术、新模式助力下,一座座深海养殖平台在连江的海域拔节生长。截至目前,连江海域累计投放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桁架类深远海养殖平台投放数量居全国县级第一,总养殖水体近18万立方米,预计年产量近2000吨,年产值超2亿元。
算力磁场
让创新活力加速奔涌
一座城市为何创新活力奔涌?局外人的视角或许更有说服力。
智子引擎是一家来自北京的公司,使用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算力服务,开发了多模态大模型Awaker2.5-R1,不久前对外发布。与DeepSeek专注于处理文本不同,多模态大模型能够整合处理文本、图像等。不过,Awaker2.5-R1的训练思路和DeepSeek-R1相似——放弃“大力出奇迹”的路径,以更低的训练成本实现高性能。“Awaker2.5-R1以不足OpenAI o1 0.4%的参数量实现了性能逼近的成绩,参数效率提升了4375倍。”智子引擎视觉事业部负责人何港说。
公司远在千里,为何选择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支撑?“早期就和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交流,非常契合,他们了解我们的技术特点,还为我们对接了很多需求,并提供生态资源。”何港告诉记者,公司此前已将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Awaker VL部署在智算中心,提供标准接口,进行模型训练,智算中心的普惠算力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研发成本。“基于Awaker VL,我们研发了服务城市治理的智能体。目前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的痛点在于场景复杂,比如占道经营、违章停车,国标规范的场景有100多种。此前,每个场景都需要对成千上万张图片进行标注,来训练一个算法去识别这些场景,但是我们的这款多模态大模型有强大的推理能力,每个场景只需要几十张图片就能训练出来,而且一模多用,降低了维护成本。”
智子引擎并非福州智算唯一的受益者。当前,数字福州集团权属福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省内外企业、高校提供澎湃算力,在政务、制造、农业、海洋、航空等领域已经打造70余个创新应用方案。
优质普惠的算力基础设施之外,智子引擎之所以与福州亲近,还有一个渊源。“我们连续两年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去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又对产品进行了升级,希望在本月底举行的决赛上再获佳绩。”何港坦言,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经历,对他们这样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助益良多。“一来,我们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二来可以直接与行业专家面对面接受指正,三来可以认识更多同行、对接市场需求。”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已经连续7年在福州启动,前六届累计报名参赛选手超13万人,共有近2600支团队(企业)获奖,1100多项优秀方案成果汇编成册。
“创新大赛不少优秀成果已在全国各地落地应用。”赛事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2019年“大数据医疗-肝癌影像AI诊断”赛题冠亚军团队获奖成果,已经落地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形成“孟超肝病外脑肝癌智能图像识别”应用;2020年数字政府赛道“智慧海洋”赛题获奖成果,已经应用于福建海洋渔业管理系统建设中。“大赛的举办也给福州带来很多发展机遇,比如信创赛道吸引了国内信创领域优质企业入驻福州软件园,助力福州高质量打造信创产业示范基地;数字城市赛道携手院士团队以及华为等头部企业联合办赛,打造了闽江之心AR游园会等福元宇宙相关场景应用,拓展了沉浸式文旅新体验,助力福州文旅产业破圈生长。”
夯基础、办赛事、搭平台、出政策……福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如百川汇海,势不可当。(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