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套儿童餐到“儿童餐第一品牌”,西贝如何穿越中餐新周期?

筷玩思维 2025-04-15 21:58:43

温馨提示:本文约4151字,烧脑时间9分钟,筷玩思维记者李春婷发于北京。

2025年的中国餐饮江湖,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新周期轮替。

海底捞靠服务成为社交货币;文和友凭借复古场景勾起顾客的怀旧情怀;来自西北的西贝用专业儿童餐悄然撬动万亿家庭消费市场——累计卖出超4000万份专业儿童餐、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这样的数据背后,隐藏着餐饮业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幸福感”的深层变革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

餐饮业的下一个十年,情绪价值战可能会是愈发激烈的战场,“情绪红利”开始替代“品类红利”,而这也正是西贝的破局密码。

“过去十年看品类,未来十年看场景”,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变,渐进式复苏已然展开,当Z世代父母对“带娃吃饭”的需求从“充饥”升级为“科学喂养+情感联结”,西贝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从2017年推出首套儿童餐时的“自然生长”,到2022年联合中国营养学会研发专业儿童餐的“战略卡位”,再到近期获得“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专业儿童餐累计卖出超4千万份”“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三项重磅认证,这家中式正餐巨头用八年时间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

拆解西贝的“家庭消费”方程式

2024年底,西贝旗下主品牌进行了全新战略升级,将品牌Logo“莜面村”三字去掉,变更为“西贝XIBEI”,显然,西贝是要从品类化、地域化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开始积极提供更多元化的餐饮体验。

大约同时,西贝获得了尚普咨询颁发的“中国儿童餐第一品牌”、“专业儿童餐累计卖出超4000万份”、“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三项重磅认证证书,这成为西贝在八年后交给爸妈客群们的“成绩单”,也再次确立了其在儿童餐这个细分赛道上的领跑地位。

可以看到,这几项认证并不单单是围绕菜品,还包含着服务价值、品牌价值以及每一份菜品背后深意带来的情绪价值。

在筷玩思维(www.kwthink.cn)看来,西贝儿童餐的迭代史本质上也是餐饮业“情绪价值货币化”的缩影。从90后、00后童年经典的麦当劳“开心乐园餐”,到西贝科学营养搭配的专业儿童餐、亲子食育课堂和宝贝生日会,西贝重新定义了中餐语境之下儿童餐的溢价逻辑。

2019-2022年,西贝儿童餐营收增长415%,看似是单品爆发,实则是“儿童餐→家庭消费→场景生态”的链式反应——儿童餐是入口,家庭消费场景才是容器。

家庭消费场景是由产品、场景、品牌三个维度支撑起来的,需要进一步拆解,才能看清西贝在转型过程中对每个细节的打磨有多重要。

首先,从产品维度看,西贝正在逐渐构筑从“有机食材”到“分龄食育”的护城河。

2023年西贝儿童餐中有机莜麦粉、牛奶、西蓝花占比超60%,计划3年内实现全品类有机化。这种“用婴标做餐饮”的策略,既切中家长对食安问题的核心焦虑,又巧妙规避了与预制菜的同质化竞争。此外,西贝还把“分龄食育”作为未来儿童餐的升级目标。

其次,从场景维度来看,从“餐厅”到“家庭第三空间”的转变在逐步推行。

在北京朝阳大悦城的西贝XIBEI门店,妈妈们喝着沙棘汁聊育儿经,孩子们在“美食研究所”玩食材认知游戏,老人对着一碗张爷爷手工空心挂面点头赞许……这种“一拖N”的消费场景是西贝场景创新的直观体现。

再看品牌维度,可以发现从“西北菜”到“国民菜”,西贝逐渐鲜明的聚会氛围餐厅品牌烙印不断被强化。

筷玩思维分析认为,西贝2024年开始的品牌焕新堪称妙笔,更名“西贝XIBEI”、启用新Logo、拓宽赛道的同时,用“把更好的给孩子”的主张强化情感共鸣,这种转型暗合消费心理变迁——当“正宗西北味”只能吸引美食爱好者,“家的温暖感”却能穿透全客群。

“儿童餐第一品牌”背后,长久以来中餐行业的“西贝效应”正在显现

西贝在儿童餐这个领域被赋予“第一”,这是模式创新与品牌积累的合力使然。

西贝的实践验证了一个公式:情绪价值=科学信任感×场景沉浸感×情感获得感,这几乎提供了一种餐饮业情绪价值的商业化范式,在市场的跟进中可以看到这种范式的演变:九毛九开设儿童体验店,提供生日派对定制;外婆家推出“小外孙营养计划”;连便利店都在货架增设儿童有机食品区。

在这场演变中,“西贝效应”发挥的效力是餐饮业从“流量思维”转向“用户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带来的经济效益。

当然,西贝儿童餐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品类适配性、科学化研发体系、全链路品质管理及前瞻性战略投入的综合结果。

首先是西贝的西北菜系天然具备适配儿童餐的底层基因,其主打食材(如草原牛羊肉、五谷杂粮等)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且口味温和,避免了川湘菜的辛辣刺激或粤菜的海鲜过敏风险。这一特点使西贝在未专门开发儿童餐前,就已吸引大量带娃家庭就餐,由此形成了很多自然需求积累。

随着商业综合体门店扩张,儿童客群比例上升,西贝顺势从免费提供小米粥、莜面等简单餐食起步,逐步构建起系统化的儿童餐体系。而在供应链上,西贝早早就做好了打一场隐性战争的准备。

很少有人注意到,西贝在内蒙古自建的有机莜麦基地和草原牧场,这是其敢于承诺“能有机不普通”的底气。西贝依托自建供应链优势,精选可溯源的优质产区原料,正逐步提高有机食材占比至“能有机不普通”的标准。

西贝在供应链上的大笔投入,则源于对儿童餐的战略级定位与市场前瞻。

西贝自2017年明确儿童餐战略后,持续强化研发的专业性。其与中国营养学会深度合作,成立由注册营养师、儿童心理学家、研发大厨组成的专项团队,基于《中国儿童膳食指南》定制菜品,科学控制盐、糖、脂肪摄入量,并针对1-12岁儿童设计套餐。

比如,2022年推出的专业儿童餐通过7色食材搭配,很好的覆盖了儿童对主食、果蔬、奶制品等营养需求;2023年进一步将莜麦、牛奶等核心食材升级为有机产品。这种“营养+安全”双驱动的研发模式,精准契合年轻父母对精细化育儿的需求升级。

西贝以“专业”为核心,通过持续满足儿童营养需求与家庭情感价值,为餐饮市场开辟出独特的增长路径,也树立了一个标杆。未来,随着全面有机化、分龄化等方向的深化和目标的实现,西贝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儿童餐领域的头部地位。

37岁的西贝聚焦品牌新定位,为穿越行业新周期积极蓄力

十年来,无论经济形势如何走向,家长们在孩子饮食方面的投入与关注度却从没有降低,儿童餐市场规模也随之迅速增长。

据儿童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我国80%的家庭中,儿童消费占到家庭支出的30-50%,儿童餐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达4500亿元,并以每年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稳步增长。

上述这一趋势背后是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如今的家长更加注重孩子饮食的营养均衡、食品安全以及用餐体验,不再满足于传统餐饮模式下为儿童提供的简单、粗糙的餐食选择。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在儿童餐领域发展初期,市场上多数儿童餐只是成人餐的缩小版或简易改良,缺乏对儿童营养需求和口味偏好的深入研究。西贝率先打破这一局面并成立专业研发团队,深入研究儿童营养科学,精心定制儿童餐菜单。

西贝在服务层面同样为儿童餐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路。为儿童配备专属餐具、围兜与可涂鸦餐垫纸,推出儿童识字菜单,定期举办宝贝生日会、亲子厨艺课堂等活动,这些举措将单纯的用餐行为转变为亲子互动的美好体验。

西贝近期的“把更好的给孩子”的品牌主张,更是精准把握了三个核心市场动向:随着品类红利消退,消费者对情感体验的追求超越单纯的产品需求;家庭消费场景中儿童决策权提升,专业儿童餐市场存在巨大空白;在后疫情时代,餐饮业需要构建更深层次的情感链接。

比如,最近西贝在北京六里桥旗舰店、上海东方路店上新烤鸭,还着重参考了宝爸宝妈们的意见。“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烤鸭,家里没法做,所以经常在外面吃,但是他喜欢的西贝却没有。这次真是两全其美了!”、“我儿子是‘碳水狂魔’,他尤其喜欢吃烤鸭的莜面饼皮,又软乎又有嚼劲,我都要为了他专门加一份饼皮”。

上述这种对顾客需求层面敏锐度的洞察,西贝自2017年开始布局儿童餐市场时就已发挥力量,在消费者体验需求升级中,经历多次产品迭代,西贝正向着“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的方向迈进。这种战略转型对行业具有范式革新意义。

当餐饮业普遍陷入“产品内卷”时,西贝通过“专业儿童餐+聚会场景+情感价值”的三维创新,开辟出差异化的竞争维度,餐饮品牌需要通过构建情感共同体来实现品牌溢价。

值得强调的是,第三方认证之一的“西贝服务家庭顾客已超2亿人次”之所以重要,在于这种基于亲子关系的深度用户绑定,为西贝未来跨品类、跨场景的生态扩展打下了发展基础,因为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餐饮市场中,西贝儿童餐的认证不仅是西贝自身发展的高光时刻,更撬动了餐饮行业新一轮的变革周期。

未来,儿童餐领域毫无疑问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进一步升级,智能化、个性化将成为餐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西贝作为行业的领跑者,应继续深化与营养专家、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儿童口味偏好与消费习惯,以此来精准优化菜品与服务。

结语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曾说,“餐饮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就是情绪价值,就是不冷漠,就是人情味儿”,他还在2025年新年致辞中说,“餐饮的终极竞争力,不在于你有多会做菜,而在于你让多少人吃出了幸福的模样”。

这种“人情味儿”、“幸福感”已然成为西贝领先行业的护城河。

回望西贝的转型之路,其本质是将餐饮业从“满足胃”的生意升级为“抚慰心”的生态。当行业热议“新消费退潮”时,西贝用八年坚守证明:真正的好生意,永远建立在对人本质需求的洞察之上——孩子要健康成长,父母要省心安心,老人要欢聚温暖。

在这个焦虑蔓延的时代,或许正是有了对“家”的守护,才让西贝在红海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赛道。

同时,在餐饮行业的广阔版图中,儿童餐领域正经历着一场蓬勃发展的变革,西贝儿童餐所证明的“餐饮是联结人际美好关系的服务业”,也将成为餐饮业的“长期主义样本”,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餐饮业不断向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