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的沈阳体育馆里,CBA季后赛1-4决赛首战正进入白热化。
新疆男篮距离胜利只差36秒,领先6分的优势却在加时赛化为泡影。
当终场哨响的那一刻,主教练刘炜望着记分牌上116:123的比分,喉咙里像塞了团棉花。
比赛转折点出现在末节3.9秒,朱旭航两罚不中后,辽宁外援威尔斯命中绝平三分。
这个致命回合暴露了临场指挥的失误——刘炜没有及时布置战术犯规。
事实上新疆队当晚让了三张王牌,李炎哲骨裂赛季报销,赵睿腿伤未愈,齐麟虽随队却无法出战。
残阵作战的年轻球员们硬是在第二节反超比分,把辽宁逼到了悬崖边。
回程大巴里的空气像凝固的沥青,直到刘炜突然起身打破沉默。
这位四夺总冠军的功勋后卫,此刻用沙哑的声音说了十六个字:-你们也请允许我犯错,我也第一年当教练。

-全车人看着他把战术板往座椅缝隙里一塞,手指关节因为攥得太紧泛起青白。
这场败仗其实藏着惊喜。
21岁的小将西尔扎提单防郭艾伦不落下风,首次打季后赛的艾孜麦提抓下8个篮板。
刘炜在赛后发布会上没提这些亮点,反而反复念叨-教练的职责就是兜底,今天我没兜住-。
有记者注意到他西装左胸别着枚褪色的冠军徽章,那是他球员时代在上海队夺冠的纪念。
更衣室里发生的细节更值得玩味。
阿不都沙拉木把战术白板擦得锃亮,用红笔标出第四节每个失误节点。
队长这个举动让年轻球员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复盘起关键回合。

不知谁说了句-下回遇到这种情况,咱们直接犯规-,角落里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对,直接犯-。
资深球迷都记得刘炜球员时期的多米尼加执教经历,当年他带着语言不通的队员硬生生打进加勒比海联赛四强。
如今在新疆更衣室,他正用手机翻译软件和维族球员逐句沟通战术细节。
助教透露个有意思的细节:每次训练前,刘炜会在更衣室黑板上写句新疆谚语,最近那句是-雪松压不垮,来年更挺拔-。
辽宁队更衣室流传着段视频,杨鸣指导赛后特意提醒队员:-别被胜利冲昏头,刘炜当年做球员时就擅长绝地反击。
-这话不假,2009年全运会半决赛,刘炜带着缝了11针的眉骨打满加时赛的场景,至今仍是CBA经典画面。
社交媒体上#教练认错算不算怂#的话题持续发酵,有网友翻出杜锋当年摔战术板的视频对比。
不过真正触动人的,是新疆队次日训练时全体球员自发加练罚球的画面。

场地管理员说,那天篮筐被砸得咣咣响,像在敲战鼓。
比赛过去48小时,乌鲁木齐街头多了幅巨型涂鸦:刘炜的Q版形象抱着战术板,板子上写着-成长中,请多包涵-。
路过的新疆小伙会掏出手机拍照,用带着羊肉串味的普通话说:-亚克西嘛,这个教练攒劲得很!-
当记者问及接下来的备战策略,刘炜的回应颇有意味:-篮球场上最可怕的不是失误,而是重复失误。
-他手里捏着个磨掉漆的秒表,表盘上3.9秒的刻度被红笔着重圈了出来。
这个细节被眼尖的球迷发现后,论坛里有人留言:3.9秒能改变什么?够刘炜系三次鞋带,够朱旭航投十次罚球,也够整个团队完成一次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