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若靠“刷”到200亿票房拿第一,那将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幻珊看娱娱乐 2025-03-14 03:37:20

《哪吒2》票房突破143亿,全球排名第七的消息让不少影迷激动。

可这两天网上突然炸开了锅,有人号召大伙儿集体"

刷票房"帮电影冲全球第一,这事儿您怎么看?

先说说实际情况。

根据影院统计,《哪吒2》从春节上映到现在,工作日每天还能卖出4千多万,比好些电影周末成绩都好。

港澳地区更夸张,首映当天就打破动画片纪录,不少场次连午夜场都坐满。

海外市场同样火爆,北美900多家影院同时放映,有位加拿大华侨说:"放映厅里八成都是华人家庭,孩子们看完都闹着要买哪吒周边玩具。

"

可就在大家庆祝国片扬眉吐气时,有人提出新点子:既然离全球第一还差70亿,不如发动群众多刷几遍。

还真有人行动起来了。

杭州某企业老板包下整场请员工看,结果到场不到十人;北京有粉丝团连续包了三天早场,场场空座却照常放映。

这种"幽灵场"现象引发争议,有业内人士透露,个别影院甚至出现凌晨两点排片的神操作。

支持者觉得这波操作没毛病。

广州退休教师王阿姨在家庭群里转发:"咱中国人好不容易出个能打的好片子,就当给孩子们做榜样!"她带着孙子三刷电影,还买了三套哪吒文具送人。

确实,电影里三星堆风格的龙宫设计,川剧变脸元素的天劫场景,这些中国味儿十足的画面让不少观众自豪。

但反对声浪也不小。

电影学院李教授直言:"靠注水拿第一等于自欺欺人,当年《战狼2》登顶也有人质疑,结果人家海外票房实打实。

"数据也显示,《哪吒2》海外1.5亿票房里,超过七成来自华人聚集区。

有位美国影评人看完直挠头:"特效确实炫,但敖丙和哪吒的关系我没太懂,可能文化差异太大。

"

这事儿让人想起前些年某些流量明星的粉丝刷榜行为。

不同的是,这次裹挟着民族情感。

有网友在论坛晒出聊天记录,群里喊着"不刷不是中国人",甚至诅咒给差评的人"全家倒霉"。

这种极端言论让普通观众反感,深圳程序员小张吐槽:"我花钱看了觉得剧情太扯,给三星怎么了?现在连实话都不能说了?"

电影质量本身确实存在争议。

虽然特效镜头比前作多出30%,龙宫场景做了整整八个月,但后半段打斗被批"光污染严重"。

有位带孩子看的家长说:"画面闪得我头晕,孩子倒是看得手舞足蹈。

"更有人指出,反派动机交代不清,哪吒突然开挂缺乏铺垫,这些剧情硬伤被华丽特效掩盖了。

业内人士更担心长远影响。

上海某院线经理透露:"现在排片率超60%,其他电影根本挤不进黄金档。

"这种情况可能催生恶性循环——资本都去追特效大片,文艺片生存空间更小。

就像前几年古装剧扎堆,导致现实题材无人问津。

不过也有好消息。

《哪吒2》带动了成都动漫产业,138家协作公司里,有家小工作室刚接到迪士尼外包订单。

这种产业链效应比单纯刷数据更有价值。

就像杭州某文创园负责人说的:"我们现在能接国际水准的项目了,这才是真本事。

"

电影就像自家孩子,考了全班第七当然高兴,但不能为了争第一让他作弊。

有位老放映员的话挺在理:"当年《少林寺》一毛钱票价都能卖上亿,靠的是真功夫。

现在咱们技术赶上来了,更要在故事上下功夫,让外国观众也看得懂、愿意看。

"

您觉得呢?要是您,愿意自掏腰包多刷几次帮电影冲第一吗?或者更希望制作方沉下心打磨续集?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看法。

顺便问问身边年轻人,他们手机里存了多少张哪吒表情包?这或许比票房数字更能说明文化影响力。

0 阅读:0

幻珊看娱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