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可谓是一条道走到黑,毫不手软,如今,这位高呼“美国优先”的总统。
似乎不得不低下头承认现实,开始公开谈论对华关税大幅下调,甚至还放话说,会让中国“非常满意”。
2018年,特朗普高调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打着所谓“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的旗号大肆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用经济制裁迫使中国就范,他当时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为了纠正长期不公平的贸易关系,美国会赢!”赢不赢暂且不论,他的嘴硬姿态倒是赢得了一票支持者。
满足了那些对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有着强烈焦虑的美国民众的情绪,但随后的局势发展却狠狠打了他的脸,关税加得是痛快,但谁的日子好过了?美国企业叫苦连天,农民的利益也荡然无存,从钢铁到汽车制造,甚至到日常生活必需品,关税推高了成本。
价格上涨直接转移到美国消费者的购物车里,特朗普一边自吹自擂“关税为美国带来了巨额收入”,一边却不得不面对经济数据持续疲软的事实,制造业萎缩、就业增长放缓,而反观中国,虽有阵痛,但并没有出现特朗普幻想中那样惊慌失措的局面。
你说特朗普能不焦虑吗?嘴硬可以哄骗支持者,但事实不会撒谎,美国经济被自己玩坏了,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特朗普的保守策略成了一张烂牌,逼得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对华政策,如今,外界频频传出消息称,特朗普正准备“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而他甚至公开承诺中国会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这话绝对是震撼的,一听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特朗普啊!他落马之前的宣言还充满了硬核、“霸气”,说中国要付出代价,现在呢?画风转得比风车还快,俨然成了关税“降派”的代言人,为什么要降关税,说白了,美国的日子不好过了。
贸易战不仅没打赢,反而让自己的经济变得更加脆弱,尤其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冲击以来,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像脱缰野马不受控制,继续维持高关税只会把这个问题推到一个极端,农产品出口停滞、制造业大批倒闭,最敏感的民众就是消费者,你拿不到便宜的商品。
肉涨价了,汽油涨价了,钟爱购买中国产品的美国民众发起了有史以来最真实的“抗议”,不买单,票仓动摇、政绩泡汤,说到底,特朗普不是真正的硬汉,他更懂得权衡利益,硬刚是不可能硬刚的,降关税也不是真正让对手满意,更像是一种拯救自己经济溃败的灾后补救。
千万别误会,特朗普说让中国“非常满意”,并不意味着他突然开始对中国展现好感,相反,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玄机,他深知,自己的政策是彻底失败了,中美关系回不去曾经的合作友好,世界也不会再接受美国一手遮天,与其继续拖着破烂经济狼狈收场,不如痛下决心、斩断内耗。
用关税政策换取些许喘息的机会,这不是示弱,而是打了一手“表面服软,暗含威胁”的牌,对中国来说,高关税耗损了双方的利益,但美国的降关税政策也需要谨慎看待,这其中是否有更深的战略考虑?是否会在其他领域加码,比如技术封锁、军事对抗?这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毕竟,降关税可以是缓解压力的方式,但不会彻底改变特朗普和其支持者们对中国的整体态度,从他的政坛调性来看,这一调整更像是一种缓兵之计,既想安抚国内,又想在国际上重新找回位置,特朗普的政治生涯从来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一面展现强硬领导力。
一面却在实际操作中屡屡离谱,贸易战是个典型例子,他至今都活在自己的宣传幻象里,不愿意承认加征关税没能给美国带来预期的经济优势,反而让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更加稳健,或许在他的心里,他仍然觉得自己最终会是胜利者,一个降关税的承诺,只不过是小小的战略调整。
毕竟他曾毫不掩饰地说过,自己的目的就是要让美国重新掌控世界规则,但从本质上讲,这一阶段中美关系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贸易争端,而是牵扯到技术、意识形态、军事等多方面的博弈,特朗普只是将带有恶意的伤害推向了高潮,而如今,他的政策彻底失败。
也意味着美国不得不选择面对现实,重新调整对华策略,中国要满意吗?可能会,但为什么满意不仅仅是因为降关税,更是因为美国不得不低头承认自己的错误、软弱,承认自己对中国的经济压制没有奏效,这份满意也伴随着清醒。
中国在国际棋局中不会因为美国的一次让步就改变策略,这既是特朗普下一阶段需要面对的更大挑战,也是中美之间未来几十年更深层次的博弈核心,从嚣张跋扈到夹着尾巴降关税,这场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战”让特朗普出尽了洋相,他自诩是一位“伟大的交易员”。
但结果证明,这次的关税“赌局”,他赌崩了,虽然如今他不得不改口、放软姿态,但这所谓的“满意承诺”更像是给自己绝境局面找台阶下,嘴硬那一页已经翻篇了,剩下的,是他不得不面对的真实和大势,我们可以想象,当他在记者会上宣布这些降关税政策时。
虽然表面上依然试图摆出一副掌控大局的样子,心里却可能早已明白,无论如何包装,这次他栽了一个不小的跟头,而真正精彩的,是中美之间接下来会如何继续博弈,这局棋,还远远没下完!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