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机场射杀了一条狗,舆论炸了,事实只是这样吗?

柳公子说 2017-03-19 23:58:27

这只10个月大的狗狗,是一只搜爆犬,叫Grizz,17日凌晨四点因受到惊吓,脱离控制闯入了机场的起飞跑道。地勤人员想方设法进行围捕,花了3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抓住,直接导致了机场16架国内国际航班延机,数千旅客滞留机场。

最后,机场的解决方法是,请警察射杀了Grizz,让机场恢复正常。

尽管机场人员表示实在是无能为力,不得已的做法,但新西兰民众可不是这么想的。

据一项在线调查“奥克兰机场射杀Grizz的做法是正确的吗?”

有超过3万人参与了这项投票,高达74%的网友认为不应该射杀Grizz。

国内的一些舆论反响倒不会太激烈:

纵观整个事件,争论点主要是在两点:

1、为什么花了3个小时还抓不到?

2、为什么不麻醉枪?

机场的空旷,加上一只脱缰的陷入“兴奋”的狗狗,个人认为,人工抓不到是正常的,更何况机场人员又不会闲得蛋疼,闲庭信步的在那吆喝,呼唤。

而麻醉枪估计是争议最多的一个选择了。但据新西兰兽医协会会长Callum Irvine的说法,打麻醉枪也未必管用,理由如下:

“镇定枪的使用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那只动物距离有多远,动物的体重,年龄,还有它身体里的肾上腺素的多少,如果搞错了,那么本来只是有点暴躁的动物可能变得更加暴躁,情况更加难以控制,对它身边的人来说也会更危险。”

当动物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容易愈发的暴躁,当然,能打中最好。但在这样一个比较极端的时刻,一方面,要起飞的飞机延误了,数千人滞留,一方面空中的飞机下不来,谁还静下心来,去思考,用“温柔”的方式,寻找麻醉枪来处理,估计在那一团乱的时刻,机场人员已经放弃思考了,所以采用最直接的方法来处理了。

在抓捕过程中浪费太多时间,陷入两难境地,再去思考用麻醉枪解决,这期间还要花费的时间,不知道还在空中的飞机里的群众会怎么想了?如果到时候出现了某架飞机因燃油不足降落事故,估计机场的舆论,要掀天了。到时候媒体估计要争先报道:“机场因一只狗,引发了飞机降落事故!”

我们都希望好的结果,但我们不在其中,我们所看到的,所表达的也只是个人意愿。如果不能降落的飞机上是你,你又会怎么想?如果被滞留的人是你,你又会怎么想?你会说:“没事,慢慢抓,我不急。“吗?

对于紧急时刻,采用紧急方式,我想,也是为了减少更大的损失。侥幸心理,终究要付出代价的。但不可否认的事,机场在相关安防措施上有很大的漏洞。

说了这么久,我就好奇一点,为什么没人关注,为什么Grizz会受惊?正常一只训练有素的搜爆犬,工作这么久,应该在配合和听指挥命令这块是专业的,然而却发生惊吓而掀起了一场舆论,不觉得有点蹊跷吗?

0 阅读:3

柳公子说

简介:不只喜欢说三道四,更是一个有态度的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