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金匮要略》被严重低估的一个方子,却能改善水肿、蛋白尿

李星锐 2025-03-04 18:03:19

东汉末年,张仲景集百家之所长,编撰了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然而由于战乱频发,原著不幸散失。后经世人不懈挖掘与整理,才有了如今我们所见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当于把一本书整理成了两本。

而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这样一个被低估的方子——黄芪建中汤!

是治气虚里寒之症的主方,加减后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方剂变化之玄妙,值得医者深入揣摩研究。

先从一个患者的情况说起,51岁的范女士,大学老师,患有慢性肾炎4年。经西药治疗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常因生活作息不律、劳累致使病情反复,尿蛋白升高。

1年前,面部及下肢开始浮肿,刚好在手机上刷到我关于我的文章,同在高校任教,范老师非常认同我的治疗理念,于是找到我。

刻诊:患者自述常感疲乏无力,畏寒肢冷,易感冒,食欲不振,呕吐清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且伴污垢。远程网诊时,我观其面色晦暗无华,舌质红而肥大、舌苔黄腻、舌边齿痕。

辨证范女士属脾肾气血两虚,湿浊内蕴。简而言之,脾肾二脏气虚严重,导致脾脏运化水湿、肾脏代谢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浊气滞留体内,进而引发上述诸症。治则以温补脾肾、化湿降浊。

我便用黄芪建中汤为基础方加减开方: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茯苓、白术等(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此处仅供参考)。

服药1月有余,赵女士欣喜反馈疲乏无力、感冒症状消失,食欲增加,呕吐感消除,小便恢复正常,大便顺畅。调方后继服1月,水肿基本消退,尿常规显示尿蛋白转阴(-)。继续用药巩固治疗2月而停,上个月电话随访,水肿、蛋白尿未再复发。

注:以上案例仅供参考,不可盲目服用,需经专业医师辨证施治。

2 阅读:90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张仲景是大家族。是数百人口的大家族 张仲景出生于东汉大瘟疫之时。张仲景死时 东汉大瘟疫还在爆发中 东汉大瘟疫人口減少一半。而张仲景家族更是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远大于东汉平均减少数。能把连自己家瘟死都控制不住的医生还捧成神医.写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捧成神书的那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张仲景因东汉大瘟才出伤寒论,这话没错。但忘了张仲景死时瘟疫还在爆发。不说张仲景时代吧。世界十大瘟第二名是清朝云南大瘟。据记载,仅仅在在昆明,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这十存二三是什么意思。死亡率是70%以上。张仲景的三分之二也不过是60%以上而己。这时伤寒论出来多少年啦。近千年啦吧 中医这神书去那啦 更不用说历史上是三年一小瘟十年一大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