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工人问我,周周,我总觉得单位里有些人升得特别快,走得特别顺,背后一定有人罩着,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你以为有"后台"的人会到处炫耀吗?会明目张胆地仗势欺人?
真正有靠山的人,哪会这么低级?
高段位的"有人",往往表面上看不出任何异常,甚至比普通人更加谦逊低调。这就像围棋高手下棋,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步,实则已经布局了整盘棋的胜势。
在职场这盘棋局里,你不懂规则,再努力也只是别人眼中的笑话。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能在单位如鱼得水?因为这四点彻底暴露了他们的真实地位:
一、提拔速度远超常规,却看不出有何过人之处
单位里,有人三年连升两级,而你十年原地踏步。
你百思不得其解:他工作能力也就那样,业绩平平,甚至经常犯错,凭什么升得这么快?
正常的提拔遵循规律,反常的晋升必有猫腻。
我认识一位同事小李,入职两年就从普通职员变成部门副主管,再过一年直接成了主管。表面上看,他加班很拼,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成果并不突出,有时还会出现明显错误。
其他人犯这种错要被批评处分,他却总能全身而退。
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晋升速度,背后必然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二、轮岗频繁且总是去核心部门,像开了人生捷径
单位里的黄金部门、肥差都是有数的,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轮不上。
可有的人呢?总是能出现在关键岗位上。刚来就去了业务核心部门,过两年又调去了资源丰富的部门,而且每次轮岗都是"越换越好"。
没有靠山的人是在爬楼梯,有靠山的人是直接搭电梯。
我见过一位同事小张,五年内换了四个部门,每一次都是从边缘部门跳到核心部门,从普通岗位跳到管理岗位。
而其他人想调动一次,申请书都不知道递了多少份,还要看领导脸色。
你以为这是他能力强?错,这是赤裸裸的资源倾斜。
三、领导和同事对他的态度微妙不同,仿佛看到了"隐形标签"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单位里对待不同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稍有失误就被批得体无完肤,有人犯了大错却只是被轻描淡写地提醒一下;有人的建议无人理睬,有人随口一句话就能左右会议方向。
人们对待有靠山的人,就像对待一个定时炸弹,既不敢得罪,又不得不巴结。
记得有一次部门聚餐,一位平时不起眼的小王迟到了半小时,领导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亲自起身帮他倒酒。同样的情况,换成别人,早就被挖苦一番了。
更明显的是,但凡他在场,某些领导说话的语气都会不自觉地放软,争议问题总会向着他的意见倾斜。
这种无形的"特殊待遇",哪是什么能力使然?分明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有人"。
四、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底气和从容,仿佛手握保险箱钥匙
最能暴露一个人是否有"后台"的,是他面对危机时的态度。
普通人遇到工作危机会惶恐不安,而有靠山的人却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哪怕是被点名批评,他们也不慌不忙,甚至还能笑对风暴。
真正的底气不是来自能力,而是来自于知道自己不会摔倒的那种安全感。
我曾经的同事小陈,在一次重大项目失误后,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准备挨批,唯独他云淡风轻。果然,最后问责时他安然无恙,反而是其他几位同事背了锅。
事后有人问他怎么这么淡定,他只是笑笑:"有什么好怕的?"
这种来源于"知道结果"的从容,才是最大的炫耀。
在单位里,眼见为实远比耳听为虚重要。
你以为自己只要默默努力就会被看见?太天真了。职场从来不是努力就能出头的地方。
有人起点就站在你十年后的位置,有人一步就能跨越你需要爬十年的阶梯。
人和人的差距,不是谁比谁多加了几个小时班,而是谁比谁更早看清了游戏规则,并且学会了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