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反射.评」木碗听琴HIFIMANAUDIVINA封闭式平板振膜耳机

乐享派loxpo 2025-04-15 16:56:40

玩摄影的始终绕不过的是胶片,而胶片中绕不过的必有柯达的“炮塔”系列;玩耳机的始终绕不过的是头戴,而头戴中绕不过的必有HIFIMAN的平板振膜系列。

因为换能原理的不同,平板振膜耳机相比常见的动圈耳机,在技术上是有明显优势的,称为降维打击也不为过:其没有分割震动,所以失真更小;振膜更薄、磁场分布更均匀,所以响应性能更佳,瞬态更好。

HIFIMAN是最早深耕平板振膜技术的HiFi厂牌了,十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无数HiFi奖项,都证明了其品牌地位和产品价值。排开音质以外的因素,HIFIMAN的平板振膜耳机大多数都是可以盲狙的,声音的绝对素质“碾压”同价位的动圈耳机轻轻松松。

新款AUDIVINA是款很有意思的平板耳机,使用了HIFIMAN招牌的“NEO超纳米振膜”和“隐形磁体”核心技术,保证了音质的绝对优势;但采用了封闭式结构,特殊设计的硬木外壳来打造共鸣腔,营造出带有多级衰减和真实混响的自然听感;是一款兼顾监听与HiFi乐感的、少有的封闭式旗舰耳机。

主观听感:

先从印象深刻的地方聊起,AUDIVINA的声场表现很特别,规模中等偏大,器乐的结相位置精准,没有飘忽不定的问题,层次清晰,立体感很强,而且还有真实声学空间的混响感,这是经过设计的封闭腔体带来的优势,既有扩散衰减,又有物理反射营造的真实混响,很自然的听感,尤其适合live、爵士和室内乐。

AUDIVINA的声音很中正,三频都没有明显的渲染痕迹,解析力非常高,细节还原能力很强,低频下潜深,极高频延展好,中频密度佳,听各种器乐都非常出色。也同样适合聆听那些“吃CD长大的歌手”。

试听曲目直接上难度——《子夜琴鸣—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十二把同声部的中低音乐器,非常考验解析力、瞬态和动态。AUDIVINA能轻易分辨出琴的空间位置与定位,音符的清晰度也足够,没有粘稠感,但又有非常自然的泛音和琴腔共鸣,非常出色的表现。

大场面试听的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AUDIVINA在第三乐章的表现让人意犹未尽,声音非常鲜活,器乐声灵动,细节丰富,结相位置清晰,对比强烈,把谐谑曲的活力与动感演绎的极佳。

人声试听选的是live版本,Adele在2011年的演出,声场开阔度非常好,人声位置居中,与器乐间距明显,包围感强烈。人声没有明显的染色倾向,中性,非常适合展现歌者本身的声线,听大“vocal”非常爽。

众所不周知,调音难度上封闭式耳机比开放式耳机更高,因为很容易出现“低频发闷”和“山洞声”的问题,如不是特殊用途(监听和DJ),HiFi厂牌大多数会选择开放式结构,虽然也有不少“偏向虎山行”的,但“折戟沉沙”的案例更多,例如森海塞尔的HD820,口碑明显不如老款HD800s,以至于被剥夺了旗舰称号。

AUDIVINA没有这两个问题,一是平板振膜的解析力高,瞬态好,清晰度有先天优势;二是腔体经过特殊设计,能反射一定的声波营造混响,也能通过木质本身的气孔吸收部分极高频。

颜值、佩戴与搭配:

作为HiFi厂牌,“声学设计优先”是根本,HIFIMAN也是如此,所以颜值上有点“硬”,好在AUDIVINA是个“木碗”,拉高了整个家族的颜值。

AUDIVINA采用的是硬木外壳,纹理清晰,颜射润泽,看图中毒吧……

头梁和耳罩延续了HIFIMAN一贯的设计,佩戴舒适度一如既往的好。

AUDIVINA自带了三根线材,从音质角度来说原厂线材就足够出色了,无需折腾升级线,但可惜没有标配4.4mm平衡插头的线材。

AUDIVINA的阻抗为20欧,灵敏度为97dB,属于低阻中敏的类型,但并不难驱动,我使用推力较小的“索尼 金砖2”驱动,也有很好的表现,比动圈大耳的动态更好,低频更劲;换上“RME解码耳放一体机”和“乐彼EA4耳放”效果会更好,但也无需开到最高增益,中档增益即可。个人认为,推力稍大的“国砖”或者“解码耳放一体机”就足以搞定AUDIVINA了。

总结:

没有短板的封闭式监听耳机,无论是混音监听,还是欣赏音乐都会是上佳选择,何况AUDIVINA还是款平板振膜耳机。

对了,HIFIMAN的耳机都进了“国补”,这款AUDIVINA降价到6999元后,还能再打85折,最终价格是5949左右。

0 阅读:3

乐享派loxpo

简介:一个兴趣使然的分享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