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是虹口区四川北路四楼舌尖汇美食广场交还给房东的最后日子。上午十点,正在梯子上做切割电缆施工的朱某突然大叫一声,身体倒挂垂落,疑似触电,送医不治。


朱氏父子平时做废品回收工作,临时被雇佣到美食城从事拆旧。事发那天,公司给的唯一劳保用品就是安全绳,连个绝缘手套都没有,就在照明通电的情况下让他们干拆除切割工作。根据虹口区应急管理局当天事故现场勘验的记录,施工时,三路电有一路没有断开,而且开关处没有保护装置。

事后,死者家属满怀悲痛,涉事公司却冷若冰霜,一份司法鉴定书,让死者家属面临是否进行尸检的难题:原来,事故发生11天后的9月11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表示,死者身上提取的皮肤组织没有典型的皮肤电流损伤引起的改变,也就是说,无法明确朱先生父亲的死因。只有进行尸体解剖,才能确定事故的责任。
于是,朱先生只得同意进行尸体解剖。2023年10月9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经过对死者的尸体解剖,得出了法医学检验结论:就现有条件分析,死者死亡仍旧原因不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死者家属一筹莫展,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开始迅速恶化,朱先生母亲因悲痛而抑郁成疾需要看顾,妻子同时需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无法工作,一家生活陷入困境,并且本该承担责任的涉事公司在当年12月8日就把公司注销掉了。
针对朱先生一家的困境,虹口检察院在朱先生明确表达申请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意愿情况下及时受理并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同时,虹口检察院还依申请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对死者的亲属进行了司法救助,帮助朱先生一家先渡过眼前难关。

而打官司得先有证据,朱先生一家却因为这份死因不明的司法鉴定书一筹莫展。检察官发现,根据司法鉴定书,法医排除了外伤、中毒、疾病等常见死亡原因,虽然没有确定死者因为电击死亡,但是也没有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之后,检察官充分运用调查核实权,引导和帮助取证,对现场和其他在场人员进行了多次调查,确认了死者当时在相对密闭空间工作两个小时以上、当时38、9度的气温,死者生前大汗淋漓,确认了电流斑无法形成的条件具备,同时帮助当事人向法庭提供了事故现场的相关证据和在场人员陈述,当庭阐述了朱某死亡和涉事公司没有断电即开展施工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24年11月27日,虹口法院作出判决,认为涉事公司与死者朱某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涉事公司过错行为与朱某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朱某没有相应电工资质,存在一定过错:又考虑到公司已注销,且股东提交不真实的清算报告进行公司注销登记,故判决由股东承担70%的赔偿责任约1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