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抗旱保春耕清渠活水“润”民心

湖北日报视频 2025-04-24 10:41:45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思思)为应对旱情风险、保障春灌用水需求,近日,马山镇马南村闻令而动,按照“保水源、保灌溉、保丰收”的部署要求,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精神,全力推进抗旱保春耕工作。

思想先行 拧紧抗旱“责任链”

“抗旱保收首先要统一思想!”马南村负责人在抗旱动员会上强调。针对部分村民存在的“等天靠雨”思想,村“两委”迅速成立3支抗旱宣传小分队,通过“田间会”“户长会”等形式,累计开展抗旱宣讲16次,覆盖村民800余人次。村民王大爷表示:“村干部天天来讲解旱情,我现在早晚都要查看田里的蓄水情况”。

科学蓄水 打好抗旱“主动仗”

为让村民用上“及时水”,在镇水利专家的指导下,马南村采用“联户蓄水”模式,组织村民将分散的冬闲田改造成临时蓄水池。通过科学规划,干群合力,严格遵循“翻耕均匀、田埂饱满、蓄水稳定”的要求开展作业,确保每块冬闲田蓄水达标。如今,全村1500余亩冬闲田已成功变身为“田间水库”,为春耕备足“解渴水”。

清淤疏浚 畅通灌溉“生命线”

为打通灌溉脉络,马南村组建了抗旱突击队,全面排查水利设施,及时检修水泵18台次,确保抗旱设备“拉得出、用得上”。同时,调配2台挖掘机连续作业,对淤塞严重的谢家台泵站、张家垱泵站等进行集中清理。“我们采取‘党员包段、村民参与’的方式,目前已经完成全村90%渠道的清淤任务,清淤后渠道过水效率提升35%。”马南村负责人介绍,此外,积极发动村民自发清理田间毛渠5000余米,确保“水到田头”。

节水增效 精打细算“用好水”

针对抗旱死角区域,村农技人员逐户指导改种耐旱作物,推动全村耐旱作物种植面积扩至800余亩,此外,结合地形与农田分布特点,将全村划分为14个灌溉区,严格落实“错峰灌溉”制度。通过分时段调度,节水效率提升20%,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下一步,马山镇将持续关注高温天气变化,完善抗旱应急预案,一手抓抗旱,一手抓生产,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守护好农民的“米袋子”和“钱袋子”。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