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白菜豆腐汤包呀 2025-01-09 13:24:56

一、技术概述

渭北黄土高原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072米,年均气温9.2度,年降水量622毫米,无霜期167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发展苹果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

果园常年病虫害发生种类40多种,年发生面积510万亩次。其中病害18种,年发生面积225万亩次,包括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轮斑病、白粉病、锈病、病毒病、炭疽病、轮纹病、黑红斑点病、霉心病、水心病、日灼病等;虫害26种,年发生面积210万亩次,主要包括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金龟子类、蚜虫类、桃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卷叶蛾类、潜叶蛾类、蚧壳虫、蝽象类等。日常病虫害防治中以“三病三虫”为主要防治对象,即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白粉病,蚜虫、叶螨和金纹细蛾。

本技术模式在做好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基础上,以“集成技术、减量增效、确保安全”为原则,通过各项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优化和推广应用,病虫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30%以上,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A级绿色食品农产品标准,目标产量2000~2500千克/亩,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二、技术要点

苹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病虫基数控制+果树健身栽培+生态调控技术+实施诱杀技术+优化农药品种组合+高效药械应用技术。

1、病虫基数控制技术

11月至翌年2月份果树休眠期,①剪除病虫枝梢,刮除果树老皮、粗皮、翘皮、腐烂病斑。剪除病枝、虫枝、虫果以及尚未脱落的僵果,并将清理下的树皮、树枝集中烧毁,消灭潜藏在树体上越冬的病虫害。②彻底清除果园内枯枝、落叶、僵果、落果、杂草等,并集中烧毁,减少褐斑病、轮纹病、白粉病、叶螨、金纹细蛾等的越冬基数。③对主干、大枝杈和主枝上刷抹涂白剂(生石灰2份、固体石硫合剂1份、食盐半分、水10份。先用热水溶化,再加凉水稀释搅拌均匀即可),有效杀灭越冬病虫,增强抗冻能力。④冬前、早春结合施肥深翻树盘20~30厘米,将土壤中越冬的病虫暴露于地面冻死或被鸟禽啄食,可有效杀灭桃小食心虫、舟形毛虫等越冬害虫。

2、免疫诱抗健身栽培

通过合理修剪,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应用免疫诱导技术,增强树势,提高果树自身抗病虫能力。

①合理修剪:12月份-元月份,按照平衡树势、主从分明、充分利用辅养枝;以轻为主,轻重结合的原则,调整平衡树势,调节养分生产、供给与积累,协调生长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②科学施肥:测土配肥,按需施肥,增施有机肥,平衡土壤养分,施肥适期在果实采收后和果树生长中后期。氮肥应“稳中带控”,磷在生长前期,钾在生长中后期施用,注意增施钙肥和微量元素。秋施有机肥每亩4000千克以上,氮、磷、钾按每亩产2500㎏果实需施纯氮17千克,纯磷3.5千克,纯钾10千克。

③合理负载:根据树龄大小,树势强弱,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条件等,因树定产,按枝定量,看台留果,合理负载。

④应用免疫诱导产品。苹果全生长季节使用3次5%氨基寡糖素。开花前(4月上旬)使用以预防冻害、保花保果;幼果期(5月中上旬)使用以增强免疫力,减少病虫发生,促进生长;果实膨大期(6月上旬)使用以减量控害,改善品质,增加产量。

3、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

主要落实释放捕食螨和果园生草技术。

①于5月上旬(落花后坐果期)在果园行间种植三叶草,第一场透雨前后,于树行间开浅沟(沟距25~30厘米、深8厘米左右)播种绿肥,旱地以三叶草,0.5~1千克/亩,改善果园生态小环境,增加自然天敌数量。

②以螨治螨,幼果期(6月上旬)在每株树杆上悬挂一袋“胡瓜钝绥螨”。释放前,全园喷施一次药剂,压低病虫害基数。

4、害虫诱杀技术

剂、灯光、诱虫带等理化措施诱杀害虫成虫。

①悬挂性诱捕器,4~10月中旬,果园悬挂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性诱捕器等。悬挂高度以诱芯距地面1.5米左右,间距20米一个,每亩悬挂5~10个。及时更换性诱芯或粘虫板。

②金龟甲危害重的果园安装杀虫灯,按照30—50亩1台,间距160米左右,于4月中旬~9月底结束。及时清理诱虫袋所诱集的害虫,以及杀虫电网上的害虫,以提高杀虫效果。

③捆绑诱虫带,害虫越冬前(9月上旬)在每棵树主干第一主枝下捆绑诱虫带,接口对接严密,诱集越冬害虫,翌年早春害虫出蛰前(2月上旬)解除诱虫带,带出果园集中销毁,降低越冬害虫出蛰基数。

5、优化农药品种组合

在准确做好病虫情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育期、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综合考虑药剂作用特性、气候条件、天敌数量、防治指标、蜜蜂安全性等因素,确定用药品种组合和施药适期。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对症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杀菌剂、杀虫杀螨剂品种或剂型,科学药剂组合,最大程度减少用药品种和农药使用量。

①萌芽至开花前(3月中旬至4月上旬),针对越冬白粉病、叶螨、卷叶蛾等,采用99%矿物油400~100倍+40%氟硅唑4000~5000倍+5%氨基寡糖素1000倍液或4~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雾。

②花后7~10天(5月上中旬),白粉病随春梢生长进入发病盛期,斑点落叶病、褐斑病、锈病病菌等开始侵染新叶,蚜虫、叶螨、金纹细蛾等为害嫩叶。采用80%代森锰锌800倍液+0.5%甲维盐5000~7000倍+20%哒螨灵1500倍液组合。

③套袋前(5月下旬~6月中上旬),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等病害开始发生,叶螨繁殖加快,黄蚜、金纹细蛾等进入为害盛期,7.5%氯氟﹒吡虫啉100倍+68.75%噁唑菌酮锰锌1000~1500倍+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雾,尽量选用水性化剂型。

④套袋后幼果期与果实膨大期(6月下旬~9月上旬),重点防治早期落叶病、叶螨等。根据病虫发生和天气变化情况,选用0.5%倍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0.5:1:100)、0.5%等量式波尔多液(硫酸铜:生石灰:水=0.5:0.5:100)防治早期落叶病,或对症选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多抗霉素水剂1000—2000倍、5%唑螨酯悬浮剂2000~2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3000~4000倍、寡糖霉素5000倍等杀菌和杀虫杀螨剂,混配后叶面喷雾。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交替或轮换使用。

⑤果实采收后一周,防治早期落叶病、轮纹病以及各种越冬害虫,采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000~1500倍+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全树喷雾。

6、应用高效施药器械

以减施增效为目标,精准施药。矮化密植、间伐果园尽量使用果园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等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传统种植模式的果园选用雾化效果好的改良喷头,禁止使用喷枪喷淋式用药,以提高农药利用率,避免造成药液浪费和环境污染。施药时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认真阅读药剂标签,按使用浓度要求配制好药液。科学把握施药液量,亩施药液量100—150千克;注重雾化效果,雾滴越细越好,以叶面湿润欲滴为宜。田间施药时要细致、均匀、周到,不漏喷,不重喷。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重新补喷。

7、药剂涂杆预防腐烂病

果树春梢停长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刮除主杆和主枝粗皮后,用45%代森铵水剂50倍液或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50~100倍液涂抹,铲除树皮表面的腐烂病病菌。秋末冬初果树落叶后,对当年侵染的新发小病斑刮除表面溃疡后,用3%甲基硫菌灵糊剂原膏或20%丁香菌酯悬浮剂100~150倍涂抹病斑,防止病害继续扩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