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对婚嫁习俗各持己见的时候,一些不成文的习俗和人情往往成为讨论的热点。
有一次,我在女儿结婚前期的准备中,体会到了这些细节的复杂性和其中的情感内核。
昨天上午,准亲家来家里送聘礼,双方亲戚中午一起吃饭,热闹非凡。
写了一篇随笔,朋友们纷纷留言,送上祝福的很多,也有不少人说这些程序过于繁琐,花钱不说,人还特别累,建议简化。
这让我进一步思考这些习俗的必要性。
其实,两个孩子是自谈的,自从两家见面聊过婚事后,我们的态度是一切从简,孩子们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准亲家不熟悉婚礼习俗,但怕怠慢我们,到处打听规矩,认为礼多人不怪。
于是彩礼这件事就按着他们的意思办了。
女儿理财初体验,让人感叹的成长昨天晚上,女儿脸上洋溢着笑容,问我猜她攒了多少钱。
我知道她刚工作不久,存款不多,但她自豪地告诉我她已经攒了五万多。
这让我很感慨,一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孩子,开始学会理财和规划自己的生活。
她还说,下个月拍婚纱照要花一万多,她自己付,因为她未婚夫可能存款不够。
我感叹孩子真是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们操心的小女孩了。
我给她打气:“不怕钱少,重要的是有计划,积少成多。
”然后跟她说婚后两个人要合计着过日子,不要分你我的。
钱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如果钱都不一起用,心怎么拢得住呢?
这让我想起,有人说,爱情如果不能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中,是不会长久的。
彩礼这个话题,总是众说纷纭。
前段时间,准亲家征求我们关于彩礼的意见,我们的态度是量力而行。
不管多少,都会存起来给女儿当小家的启动资金。
合肥这个地方,前些年没有彩礼的习惯,这几年才流行起来。
我也看得很开,觉得这些形式的东西,重要的是心意。
准亲家有一儿一女,都培养到研究生毕业,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他们因为彩礼有很大的经济压力,那也不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家女儿刚开始工作,基本没什么存款,但她乐观地说这些年读博没问家里要钱,这本身就是一种孝顺。
对于彩礼的事,我们还是觉得按实际情况来,能行就行,尽量不让家庭关系陷入金钱的算计和负担。
准亲家为了孩子的婚事筹备得很周全,这点让我们夫妇很感动。
虽然我们的付出显得少,毕竟是男方家更多操持,孩子有住的地方,有满意的装修,我们也过意不去,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没有经济压力的开头。
婚前的繁琐仪式免不了,不过因为我们的要求,已经省去了一些步骤。
准亲家夫妻俩亲戚多,昨天的宴会办了9桌,场面很热闹。
有人问我们,下聘宴请费用是男方出的还是女方出的。
这些费用按风俗我们都是男方出的,也算是对这份心意的重视。
晚上和老公躺床上感慨,准女婿家亲戚多,女儿婚后怎么走动得过来?
女儿偏偏喜欢安静,不太爱走亲戚。
老公说我杞人忧天,车到山前必有路,婚姻就是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有甜蜜也有烦恼,只有彼此尊重、体谅、包容,才能长久。
人生大事依次而至,女儿结婚对于我们来说,是复杂的情感交错,但更多的是希望。
这一切繁琐、不舍、期盼,最终都会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成为他们成长的铺砖。
希望她们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心协力,共同面对,走得稳健、幸福。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拥有自我快乐的能力,因为真正的幸福是来自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这就是我们老两口为她们整理出来的彩礼背后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