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刘,致力于说道考公的那些事,伴你考公上岸不迷路!
一段时间,度年休假,妻子还在上班,想着正是看书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买了好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第一天还可以,看了半本书,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第二天,刷手机时间比看书时间长,只看了十来页书,看过的书也影响不大。
第三天,一边刷手机,一边心里烦躁,干啥都没兴趣,整个人像丢了魂似的。
时不时地还呵欠连天,一不留神睡着了,一睡就是大半天。
这时,我感觉到,家不是学习的地方,长期待在家里,人越来越懒惰。
越待越懒惰,越懒惰越不想动。
心智相当成熟的中年人如此,何况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
当有网友咨询时,我讲了自己这个真实的体验。
有网友说,她女儿大学毕业后就在家里备考,她每次进去看女儿,女儿不是刷手机就是书盖着脸睡觉。
不要长期待在家里备考,家不是学习的地方。

你是否也有长期待在家里的体会,那是一种被困的煎熬。
家里太舒适,长期待在舒适区,一个人就真的废了。
待在家里,时间自由掌控,学习自由掌控,没人打扰,没人交流,看起来是个学习的安静地方,实则封闭了自己,禁锢了思维。
考公备考,要心静下来,专注地去学,是真学,不是假装努力,那么就不要长期待在家里备考。
自律性差了,就花钱报个线下班,在班集体的督促下,跟着老师的进度学。虽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但还是在真学。
自律性还行,自学没问题,报班又没钱,那就购买个网课和学习资料,选择一个离家步行20分钟远的图书馆、自习室。
早晨起床,收拾打扮一番,吃过早餐,步行20分钟到达学习地,安静学习,中午了步行回家,吃饭午休,下午继续步行到学习地,晚饭还是如此。
不仅学习好了,身体也锻炼好了,一举两得。
生活有了规律,学习有了氛围,才会有效备考。

这是全职备考的状态。
要不要全职备考?这个可以有,腾出所有的时间,集中一年的精力,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考公上岸。
一年时间全职备考,都考公未能进面,要么是人出了问题,要么就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像长期待在家里备考,在非常松弛的状态下学习,人一定会出问题,考公备考效果就打了折扣,上岸就更渺茫了。
2026年考公备考已经开始,第一个目标就是国考,7个月后笔试。
准大四学生和全职备考的历届大学生,不要待在家里备考,更不要待在出租屋里备考,也不要待在学校宿舍里,就选择住所附近的图书馆、自习室、学校教室。
人人都在集中精力学习,人人都在奋发图强,你也不好意思刷剧玩游戏吧!
困了乏了,急了躁了,就走进公园,就爬上山巅,放飞一下心情,舒展一下筋骨,调整一下心态,然后继续努力。
备考2026年国省考,一定是目标清晰想着上岸的人,走出舒适区,长期坚持,保持内心的坚定,一心一意去备考,稳稳提升能力!
从容自信,高效备考,成功上岸!
--- E N D ---
这点定力都没有还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