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2月23日的NIO Day舞台上,蔚来ET9车头叠放四层香槟塔经过连续减速带,车轮起伏,但香槟塔纹丝不动,杯中香槟如静止的水面。这一幕被网友称为“中国底盘技术的成年礼”——曾经仰视德国“魔毯悬挂”的中国汽车工业,如今用自主研发的“天行智能底盘”重新定义了豪华行政旗舰的舒适标准。
2025 年 3 月 20 日,成都华尔道夫酒店前,一辆蔚来 ET9 以 8.3° 后轮转向角划过仅 5.8 米宽的窄巷,5.3 米长的车身如游鱼般轻盈转身。这个本该属于紧凑型轿车的灵巧瞬间,揭开了蔚来 ET9 四川区域试驾的序幕 —— 没有香槟塔的炫技,却让每个转向、过坎的细节在春日的蓉城开启了一场颠覆认知的豪华出行体验。


与传统豪车追求单一性能指标不同,天行底盘展现了系统性创新的野心:全球首个集成式液压全主动智能悬架、ET9是中国首个获得工信部线控转向量产许可的车型: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通过电信号控制转向,释放座舱空间并提升智驾响应速度; 拥有“双重供电、双重通信、双重硬件、双重软件”的全冗余设计……这让ET9在驾驶时无论是面对窄路掉头、减速带颠簸,还是飞坡路、跑山连续过弯,甚至在高速爆胎等极限场景下都能从容应对。


当这台车长超 5.3 米的行政旗舰以 A 级车的灵巧姿态穿过窄巷时,线控转向系统正以每秒千次的计算频率与后轮转向协同工作。驾驶者只需单手轻转 240° 的矩形方向盘,前轮便以 14:1 的转向比精准切入弯心,配合 ±8.3° 的后轮转向角,让这个轴距 3250mm 的庞然大物在双向四车道完成无需借道的一把掉头。这背后,是蔚来天行智能底盘对传统机械逻辑的彻底重构。

在龙泉山连续弯道中,ET9 展现出与行政轿车身份不符的敏捷身姿。线控转向系统过滤了传统转向柱传导的细碎震动,方向盘回馈力度如丝绸般顺滑,全主动悬架则在入弯瞬间主动增强外侧支撑,出弯时又迅速调整阻尼释放动力。这种毫秒级的动态调节能力,让驾驶者既能感知路面附着力的细微变化,又无需为车身姿态分神,仿佛与车辆建立了意念相通的默契。

在停车场这种狭窄空间中辗转腾挪,很多时候完全感觉不到这是在驾驶一台轴距超3米2,车长超5米3的行政轿车。打方向时不用换手即能解决所有弯弯绕绕。即使面对卡内轮差的小弯,也能实现一把过。低速时打方向盘,就能立刻感受到车头的响应,方便精准地路线微调。只要习惯了线控转向直接且灵活的转向响应,再回到传统EPS的车上,往往会发现第一把转向打少了,车头响应会比预期会小很多。

面对飞坡测试,ET9 的悬架系统化身 “时空魔术师”。220mm 的超长行程配合每秒千次的扭矩控制,在上坡时主动压缩前轴、抬升后轴,将车身动态牢牢锁定在水平状态;下坠瞬间,减震器如同太极推手般将动能层层化解。当同行媒体人下意识收紧肌肉准备迎接抛跳时,却发现身体早已被稳稳托住 —— 这或许就是李斌口中 “用稳定重新定义颠簸” 的真意。

即便在 700kW 狂暴功率输出的瞬间,全主动悬架依然能让这台 2.7 吨的旗舰保持优雅。电机扭矩爆发的刹那,前后轴立即进行高频微调,将传统电动车抬头加速的眩晕感转化为平行移动的从容。而在全力制动时,悬架系统更是上演了 “反物理操作”,主动抬升车尾抵消惯性,让点头效应消弭于最后一厘米。
科技豪华的双向奔赴当车辆切换至香槟塔模式,18km/h 限速下的 ET9 仿佛开启了反重力场。减速带造成的轮毂起伏被悬架系统预判化解,车身如磁悬浮列车般平稳滑过障碍。这种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参数表里,更藏匿于座舱细节:2049mm 纵向空间的行政桥设计,配合 360° 无级调节桌案与 10L 车载冰箱,让移动办公场景与顶级酒店体验无缝衔接。

在天府大道疾驰的 ET9,用 NT3.0 平台的神玑芯片处理着海量路面信息,其智能底盘系统的工作频率,甚至超过了人类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这种将高铁轨道检测技术融入路谱采集的极致追求,让中国豪华车首次在底盘领域建立起技术护城河。
写在最后:规则制定者的底气
当德国媒体感叹 “中国用十年走完三十年技术征程” 时,ET9 已悄然改写游戏规则。这款汇聚 17 个月攻坚成果的智能旗舰,正用每秒 1000 次的主动调节能力向世界证明:中国汽车工业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复刻某个标杆,而是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出行美学。
据悉,这款预售即售罄的科技旗舰将于 3 月 29 日正式开启交付。当传统豪车还在用真皮厚度定义豪华时,ET9 已用 23 英寸轮毂划过中国的街巷,在智能底盘与路面撞击的细微声响中,书写着中国汽车的新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