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富豪资助马斯克SpaceX公司的宇宙飞船探险地球两极,带来重大的历史思考

纵横千古与八荒 2025-04-03 10:38:58

美国东部时间周一(3月31日)晚上9时46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成功发射“猎鹰”9号载人宇宙飞船,对地球两极进行首次太空观测。这次探索计划用时四天。

这项名为“框架2”(Fram2)的太空探险任务,将进行一系列实验,包括在太空中首次拍摄X射线的图像和在微重力环境下培育并观察蘑菇的生长等。企业家和学者们希望这些实验能够为未来的长期的太空和火星旅行提供经验和技术。

“Fram2”是十九世纪一艘挪威探险船的名字,它完成了对地球北极和南极的探测。以它命名这次的太空任务非常贴切。

在此之前,除了在阿波罗登月任务中,宇航员们一直无法看到地球的两极地区,包括现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即使是当年阿波罗任务的宇航员,也没有直接飞越过地球两极,所以这次确实是人类首次在太空探索地球的两极地区。

此次任务宇航员合影,左二为任务指挥官王纯

这项太空探索任务是由华裔富豪王纯(Chun Wang)资助的,并且他将亲自带领科研团队飞上太空。

王纯也是这次科研探索团队的任务指挥官。他的团队共有四名成员,其余三人分别是飞行器指挥官、挪威电影导演米克尔森(Jannicke Mikkelsen),任务飞行员、德国机器人研究员罗格(Rabea Rogge),及任务专家兼医疗官、澳大利亚极地探险家菲利普斯(Eric Philips)。他们已经为这次太空航行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接受了八个月的专门训练,其中包括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进行了一次荒野探险,以模拟和锻炼在条件恶劣的狭小空间中生活。

王纯在飞船发射前对媒体记者说:“怀着与早期极地探险家同样的开拓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带回新的数据和知识,以推进太空探索的长期目标。”

在中国出生现已经加入马耳他国籍的王纯,是加密货币挖矿公司f2pool和skitfish的联合创始人。他作为一位亿万富翁不但资助太空探险,还不惧风险的亲身参与,可见他肯定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太空迷。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的一个小岛国,中世纪时是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的总部。现在马耳他成了一些中国富裕人群的移民目的地。

蓝色幽灵号太空船着陆月球后,拍摄的自己和地球

除了这次的太空探测任务之外,上月初,美国初创公司萤火虫航天(Firefly Aerospace)也成功发射无人飞船“蓝色幽灵”(Blue Ghost)号顺利抵达月球。蓝色幽灵将进行地下钻探、风化层采样和耐辐射性测试等科学研究任务。这些研究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环境,为未来人类登陆月球并长期生存提供帮助。

美国太空探索出现了“资本+科技”驱动的商业形态,这是非常值得中国注意的。

多次的历史重大转折表明,一项技术在研究者兴趣主导和高层权力主导的时候发展都不会太快,但是一旦某个国家形成了商业模式,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那么该产业的技术和体量就会飞速发展起来。其他国家本来在之前的阶段还能做到技术跟随不至落后太多,但是如果没能及时跟进产业化的话,在技术发展上就会被已经产业化的国家迅速甩开。

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其实之前在中国和法国都有蒸汽机的雏形出现,但是都没有形成商业化,只是成为贵族的玩具,被玩了一会儿就扔到一边去了。后来英国因为宪政和民权意识的增强,形成了尊重学者和知识产权、商人、工程师和劳动者的社会风气,英国工程师萨维利和商人纽科门先后改进的早期蒸汽机在英国煤矿才得到了商业应用。不久以后,为了更好的取得商业利益,英国工程师瓦特在企业家和科学家的支持下奋力钻研了几十年,有的企业家还因此破产,终于改进出更加实用和高效的蒸汽机。新的蒸汽机在矿山、工厂、铁路和轮船运输方面迅速普及,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发展也藉此日新月异而一发不可收拾,国力也迅速强大甩开了其他国家。英国凭借蒸汽机和纺织机等技术的产业化,从一个欧洲偏僻小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霸主。

又比如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半导体芯片和集成电路行业。其实在五六十年代,国家和大学实验室研究的阶段,美国虽然技术领先,但是中国、苏联和欧洲其他国家也没有落后得太多。但是到了七十年代,美国信息产业开始商业化,进而开始产业化,其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就开始起飞并快速迭代式进步,迅速甩开了其他国家的跟随。美国经济得以蓬勃发展,一举扭转了在美苏争霸中的颓势,最终击败苏联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有些人感叹在七十年代,中国的半导体芯片技术和美国也差不太多,没有继续努力以至于后来落后美国那么多。其实中国的研究院所和大学也并没有放松努力。它们已经尽力了,只不过即便是尽力也远远赶不上人家技术产业化带来的进步动力和商业竞争而已。

而在新世纪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产业化做的比较好,在技术上就没有比美国落后,甚至还有所超越,至少领先于其他欧亚强国。前几年还产生了人们常常津津乐道“新四大发明”的现象。

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近几年美国太空探索已经开始产业化和商业竞争化了。SpaceX、蓝色起源(Blue Origin)、波音、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等知名航天公司稳步发展,萤火虫航天等初创公司也异军突起。美国航天业隐隐有将要起飞的态势。

因此,中国也应该尽快放开太空探索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允许类似王纯这样对科技感兴趣的人投资于航天产业,力争跟紧甚至反超美国太空技术的发展。

毕竟,随着太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星球大战”时代是必然会到来的。某个族群要是在那个时代落后的话,很可能会沦落为北美印第安人的命运。

0 阅读:1

纵横千古与八荒

简介:天下大势,浩浩汤汤;纵论千古,横瞰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