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张家口宣化140余公里,踏青爨底下村,这个“爨”字有点意思

塞北神剑 2025-04-15 09:08:35

李爱萍

明媚春光,嫩芽初上。4月7日,我们宣化战友军嫂一行9人赴北京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古村落游玩。走张涿倒京蔚,一路上,桃红杏白,芳香四溢,真是“满山桃花满山开,四月塞北入画来。踏青京郊何所欲?为了一个‘爨’字来。”

这个“爨”字的确有点意思。“爨”念Cuàn,共30画,复杂难写难认,属晋语。爨火,做饭烧火给灶堂里添加柴禾的意思。据说云南还有“爨”这个姓氏。

我们早7时30分从宣化出发,9时30分到达爨底下村。抬头望去,村南有座山头,山崖上生长着十几棵柏树,造就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天然景象。

按照村民的指点,我们先爬上南山观看古村落全貌,只见此村四面环山,就村子里这块稍宽敞一点,东西两边是狭窄的进出口,西边爨里口,如同灶堂口一样,所以位于爨里口下边这个村庄就叫作“爨底下村”了。

我们跟村里的老人聊天得知,爨底下村始建于明景泰二年,是明代从山西洪洞县奉旨迁来垦荒戍边的人所建。也有说爨底下村的村民都是明代沿河城守口的韩姓军户后裔。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大明王朝曾三次大规模从山西向宣府镇和京西、京西北关口移民,以军屯编制,平时务农,战时打仗,反正都是山西人所建。

果然,一进村就能看到山西文化元素。闹不机迷、灶火、列个、央给、晌乎等山西方言土语写满墙壁,跟张家口差秋不多。[捂脸][捂脸][捂脸]

村子依山而建,高低不平,主打石头,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四合院与三合院大都是明清建筑风格、幽美静谧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蕴涵著称,斩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

村子不大,却产生过地主和财主,至今仍保存着地主、财主等富裕大户人家的院落,唯一的缺点是水资源比较缺乏,没有水流就缺少灵气。我们问村里一位老人,这个村出过什么历史文化名人?老人家说没有,东南方向13里远的灵水村有山有水才出名人哩,所以人家灵水村又叫举人村。

在村里有三座小庙,分别是关帝庙、娘娘庙和五道庙,给古村落也增添了传统文化的色彩。

斋堂镇这一带包括爨底下村,还是抗日根据地。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深,便于与日寇周旋。抗战初期,邓华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带走老三团,与宋时轮支队汇合,在这里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爨底下村建有红色文化展览室,记录着那段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

爨底下村目前只有29户人家90余人。我们在村里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逐个进行参观,感到每家一个特点,弄得都很精致,看了让人喜欢,当地旅游部门是用了心下了功夫的。大家议论说,张家口也有不少古村落,没有用心打造,都比较粗糙,应该向邻居学习。

不管走到谁家,吃饭不吃饭、住宿不住宿,户主都很友善,让游客免费参观,还给热情介绍情况。

“爨”字无处不在,靠一个“爨”字和精打细作,搞火搞富了一个村庄。

轮流当一回老地主和地主婆,胡地主没带地主婆。[捂脸][捂脸][捂脸]

用老人家思想武装头脑。

颇具特色的“心”形鸟巢。

一头走进福窝儿里。

恋爱成功了,彩票中奖了……[大笑][大笑][大笑]

举棋不定。[呲牙][呲牙][呲牙]

遇事都要想开点。[呲牙][呲牙][呲牙]

这里的井水一定甘甜。

38号韩家大院,美名“秀色韩川”。

炕头、客厅、院里、院外都坐一坐。

村西古道还有个一线天。

用个最粗的家伙顶起来不腰疼。[捂脸][捂脸][捂脸]

战友军嫂们说,京西这个古村落真不赖,有看头有玩头,植被上来就更好了。

胡考进老战友有诗云:

山坳峡谷吹晋风,

底下村落爨成名。

依坡向阳轮廓奇,

石阶石墙皆是景。

户户敞门迎游客,

处处美观留倩影。

自然人文集一村,

慕名览胜不虚行。

摄影:李文平 主摄,综合郭双忠、胡考进、唐顺义、张风英、陈秀玲、蔡淑萍、刘惠琴的拍照。

0 阅读:0

塞北神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