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目三”挺火。
前有英国芭蕾舞团开了先河。
后又有杨丽萍团队紧随其后。
这世界,似乎到处都是“科目三”的身影。
前阵子,张译也曾因为“科目三”而饱受争议。
路演现场,团队其他人都在表演“科目三”,唯独张译站在后边,手足无措。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什么是“科目三”呢?
“科目三”有个别称:社会摇。
老话说得好,俗到极致便是雅,“科目三”很好解释了这点。
从无人问津到风靡全国,再到出口跃升,“科目三”无疑是成功的。
如今的电影营销,可以用无所不用其极来概括。
秉承着有热点不蹭白不蹭的原则,电影团队现场跳起“科目三”也并不例外。
但用膝盖想也明白,“科目三”与电影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2018年,黄渤的《一出好戏》上映。
为了票房,他不惜放下身段,跳起了土味舞蹈。
好不好看无所谓,只求够魔性。
黄渤这一跳,跳出了13亿票房。
不仅跳出了爆款,还把自己跳进了春晚。
毫无疑问,黄渤的舞蹈营销是成功的。
2020年之后,电影营销逐渐魔幻。
先有网友发现霍思燕在电影院当起了哭托。
后又有素人在漆黑的电影院加班。
甚至连狗子都能被电影感动哭。
主打的就是怎么魔幻就怎么来。
可一旦营销过了头,难免遭到反噬。
当然,要说最离谱的电影营销,莫过于“张艺谋一天震惊800次。”
张国立自己加句台词,张艺谋瞪大双眼:这就是老戏骨!
张国立摔个杯子,张艺谋倒吸一口凉气:演得不能再好了!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中国电影史占30年的张艺谋,之前是没遇到过好演员?
导致现在别人随便演个戏他就要震惊800次?
仔细想想,其实这件事也挺诡异。
按照正常的理解,张艺谋目前已站在顶峰,整个娱乐圈能指使他的人屈指可数。
可就是这样的地位,也免不了被用来营销。
但网友的爆料很快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根据网友爆料,一条热搜视频,不仅能使电影的想看人数翻数倍,还能间接影响到影院的排片。
所以张艺谋以自己为饵,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助推电影票房,也算是情理之中。
调侃归调侃,这种营销很烂,这是不争的事实。
长期下去,只会适得其反,从而遭到反噬。
这次张译拒绝了这种营销,也算是打响了反抗奇葩电影营销的第一枪。
科目三,什么玩意,人云亦云,掌握流量密码,有人说屎是香的,都有会更疯的
科目三🤢🤢🤢🤢🤢🤢🤢🤢🤢🤢🤢
社会整体品味的下滑无以复加。礼崩乐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