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白玉兰陪跑后,赵丽颖用飞天奖让质疑者集体闭麦?

瓜田速报局 2025-03-29 18:33:27

凌晨12点,颁奖礼司仪念出“赵丽颖”名字的刹那,她攥着奖座的手在发抖。镜头扫过台下,编剧哭了,导演哭了,连一脸生人勿近的演技派刘琳都在抹眼泪——这个37岁的农村姑娘,终于用飞天奖洗白了所有“花瓶”标签。

臭鱼烂虾堆里长大的金凤凰“科班?中专毕业还要死磕演技。”23岁面试《新还珠格格》被嘲土气时,连面试官都劝她转行。彼时没人相信这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姑娘,会在配角“晴儿”里反复琢磨眼神弧度,用偷师的方言功底把小丫鬟演成全剧笑点担当。

“圆脸焦虑”背后的偏执“观众说圆脸演不了大女主?那我就把许半夏的倔强刻进骨头!”在《风吹半夏》片场,赵丽颖的化妆包永远放着三样法宝:缠纱布矫正咬肌的医用贴、记录对手戏台词的牛皮本、替换四次的定制戏服。当投资人口头允诺变卦时,她能精准背出历史合作条款的第17条,生生抢下合作。这种“偏执”,让甲方跪着求她别再算账。

陪跑经济学的绝地反击三次白玉兰初选止步,网络键盘敲出“00后演员上位论”。但赵丽颖团队早悄悄押宝现实题材:主动接《我在他乡挺好的》客串从蓉(评论区“赵丽颖妆造土”词条下,她转发:“生活戏就该有破洞牛仔裤”)。飞天奖终审评委透露:“许半夏那场暴雨中劝退李光头的戏,七个长镜头零NG——这不是演技,是浸到骨头缝里的角色占有欲。”

有些演员在等风来,有些演员在变成风。赵丽颖的飞天奖,本质是给娱乐圈一剂镇痛药——当流量明星为避免爆肝用AI剧本、替身成风时,总有人还在拿着数十年前的那股拗劲。

0 阅读:0

瓜田速报局

简介:生活沉闷,但跑起来一定有风。主攻娱乐、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