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文Talkr
编辑:斯文Talkr
前言
说起纯牛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得是蒙牛或者是伊利,本来是齐头并进的两个龙头行业。
但现在居然有消息传出来蒙牛现在的净利润暴跌了九成,以前能挣100,现在就只能挣10块了。
也有网友表示怪不得感觉怪怪的,但总不能是配料表的问题吧。
而蒙牛为了降本增效也是选择裁员,目前裁员的人数已经高达5000人,蒙牛走到这一步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蒙牛利润暴跌
在商业世界里收购决定常常被视为一种扩张战略,但并非所有的并购都能带来理想的回报。
2019年蒙牛做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决定,收购澳洲奶粉品牌贝拉米,意图在中国市场拓展奶粉业务。
但收购后的结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蒙牛不仅未能获得预期的回报,反而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困境,贝拉米的业绩大幅下滑,蒙牛被迫多次计提商誉减值累计达100亿元。
这一系列后果直接导致蒙牛的整体业绩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奶粉业务成了它的“烫手山芋”,贝拉米收购后,蒙牛对其寄予了极大的期望。
作为澳洲知名的奶粉品牌,贝拉米本应是蒙牛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突破口,然而贝拉米进入中国市场的表现却相当尴尬。
最初贝拉米并未能获得中国的奶粉配方注册,这意味着它无法直接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市场,只能依靠跨境电商销售。
这种“灰色渠道”的销售模式无疑限制了它的市场份额,而且消费者对跨境购的信任度也有待提高,导致贝拉米的销量始终低迷。
虽然2023年贝拉米终于获得了中国的奶粉配方注册,这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机会,但这依然没能改变其在市场上的疲软表现。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贝拉米的市场占有率依旧处于低位,销量远未达到蒙牛的预期目标,正因为如此蒙牛的这一收购决策被视为一次重大的战略失误,成了蒙牛奶粉业务的“重负”。
蒙牛对贝拉米的收购背后实际上是一次昂贵的“赌注”,为了收购贝拉米蒙牛投入了71亿元,但最终,贝拉米的经营状况却未能按计划回报蒙牛的期望。
相反贝拉米的销售成绩持续下滑,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贝拉米未能有效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业绩的持续恶化,蒙牛不得不进行商誉减值处理,商誉减值的金额累计高达38-40亿元。
这笔巨大的商誉减值直接影响了蒙牛的财务状况,成为导致蒙牛净利润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本寄希望于贝拉米能够成为蒙牛奶粉业务增长引擎的收购,最终却成了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
每次的商誉减值意味着蒙牛需要在账面上“削减”贝拉米的价值,这不仅反映出收购决策的失败,也加剧了外界对蒙牛奶粉业务前景的不安。
有句话叫做降本增效,蒙牛生意有了明显的下降,那么自然也不需要这么多员工了,于是蒙牛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将近5000人,这次裁员对蒙牛有什么用呢?
蒙牛裁员近5000人
蒙牛此次裁员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从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底,短短一年时间员工数量减少了5000余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乳制品行业整体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蒙牛的业绩持续下滑,裁员似乎成了它不得不采取的 “自救” 措施。
蒙牛在 2024 年上半年的薪酬支出约为 42 亿元下降了约 5%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裁员带来的人力成本降低。
为了缓解业绩压力,蒙牛通过裁员来削减开支,试图在困境中找到一丝喘息的机会,裁员绝非简单的人员缩减,背后有着多方面的深层考量。
人力成本是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蒙牛通过裁员可以直接降低人力成本支出,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成为了提高利润的关键手段。
蒙牛也在对业务进行调整,一些业绩不佳的业务部门可能会成为裁员的重点对象,通过裁撤这些部门的人员,蒙牛可以优化业务结构,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蒙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裁员可以让企业更加精简高效,提高单位能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面对日渐变少的收益,蒙牛并不是没有想过自救,他们甚至还为此付出了行动,蒙牛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蒙牛自救
蒙牛并未轻易放弃奶粉市场,尤其是在过去的收购失败之后。
瑞哺恩作为蒙牛的重要奶粉品牌之一,已经逐步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并且蒙牛也在加速推出贝拉米的新产品,希望能够通过这些创新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早期战略的失误使得蒙牛至今还未完全找到奶粉市场的正确定位,贝拉米的收购未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使得蒙牛的奶粉板块始终未能实现预期增长。
如今市场的机会窗口正在逐渐缩小,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蒙牛要想从当前的困境中逆袭,恐怕需要更加精准的战略调整和一系列更有力的市场举措。
在2019年蒙牛做出了卖掉君乐宝的决定,希望通过收购贝拉米来填补奶粉业务的空白,当时蒙牛预计贝拉米能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但这一收购决策并没有如预期般带来增长,反而成为了沉重的财务包袱,君乐宝的出售,使得蒙牛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特别是在奶粉板块的布局上。
收购贝拉米本是填补这一空缺的关键,但由于贝拉米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蒙牛的奶粉业务进一步陷入了困境。·
结语
蒙牛这个曾经在乳业叱咤风云的巨头,如今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业绩暴跌、裁员风波、口碑崩塌一系列的困境让蒙牛陷入了发展的泥沼 。
但困境中也蕴藏着机遇,蒙牛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采取战略调整和转型举措。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裁员5000人!蒙牛净利暴跌九成,乳业圈炸锅了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利润下滑超九成,蒙牛的奶粉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