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近期对我国实施的史上最高关税政策引发全球震动,股市暴跌,消费者成本飙升,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正在迅速下滑。
同时79岁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联合奥巴马和拜登,罕见地公开批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
然而近日,特朗普却突然释放信号,表示愿意在一个月内与中国达成协议,甚至暗示可能降低关税。
特朗普为何会突然转变态度?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民调雪崩
今年1月至4月,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率从2.5%急剧上升至约27%,创下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特朗普还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基准关税提高至145%,引发我国对美商品征收至少125%的关税作为回应。
这场贸易战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还扩展至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
这种激进的关税政策迅速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响,市场遭遇全球性崩盘,美元贬值,油价创下数月来最大跌幅。
道琼斯指数下跌近4%,创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标普500指数下跌近5%,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6%。这场市场动荡直接冲击了美国民众的资产价值和生活成本。
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开始雪崩式下滑。据路透社/益普索民调显示,约70%的美国人(包括62%的共和党人)认为提高关税将推高食品杂货和其他消费品的价格。
约53%的受访者同意“增加关税弊大于利”的说法,而31%的人不同意。特朗普曾凭借“改善经济”的承诺赢得选民支持,如今这一政治资本正在迅速消耗。
最令特朗普头疼的是,这场关税风暴可能影响到2026年的中期选举,特朗普共和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仅以微弱优势控制着两院。
如果关税政策导致中期选举失利,可能会将一个或两个议院的权力交给反对派民主党人。
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前通讯主任迈克·杜布克警告说:“他(特朗普)对痛苦有很高的耐受力,但这可能会在2026年11月的投票中变成真正的痛苦”。
克林顿等前总统的罕见集体批评
在这种背景下,79岁的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再次出山,与前总统奥巴马和拜登一起公开批评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这在美国政治史上极为罕见。
奥巴马在纽约汉密尔顿学院的演讲中,批评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征收新关税,威胁大学和律师事务所,并颠覆国际秩序。
他在演讲中表示:“这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在过去两个月里,我们看到美国政府积极试图摧毁和抹黑这种秩序。”
比尔·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也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特朗普及其经济团队在传递矛盾信息。
萨默斯表示,如果特朗普声称有兴趣振兴制造业,同时又对与贸易伙伴谈判持开放态度,那么“总统不能两全其美”。
这些前总统和高官的集体发声,展现了民主党在这一议题上的团结立场,也反映了华盛顿政治精英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严重忧虑。
民众不满与政坛反弹
特朗普面临的第一重内部压力来自普通美国民众,美国税收基金会分析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相当于2025年对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增税近1300美元。
这些关税将导致2025年进口商品减少约8000亿美元,即下降23%。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急剧上升,从鸡蛋到iPhone,各类日用品价格飙升。
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已经成为美国家庭的日常现实,而这直接动摇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
特朗普2025年的关税将增加联邦税收1666亿美元,占GDP的0.55%,使其成为自1993年以来最大的增税举措。
这些关税规模甚至超过了乔治·H·W·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总统时期实施的增税。对于一个以减税著称的共和党总统而言,这种事实上的大规模增税政策,无疑是政治形象的重大转变。
第二重压力来自美国政治精英阶层,特别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专家,随着全球股市损失不断加大,富有的商业领袖们正在转而反对特朗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巨额关税的计划。
这些曾经支持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如今纷纷发声警告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弟弟金巴尔·马斯克也严厉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称其为“对美国消费者的结构性、永久性税收”。
特斯拉在最近给美国贸易代表的一封信中警告,受特朗普关税影响的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可能对其利润造成潜在影响,这表明即使是特朗普的盟友和支持者也开始质疑其贸易政策的有效性。
降低关税换取经贸重启?
特朗普曾在其社交平台上警告中国:”如果中国不在2025年4月8日之前撤回其34%的增加额,美国将对中国实施额外50%的关税,自4月9日起生效。”
随后他又在推文中表示,他与日本首相就关税进行了交谈,并表示“正在为谈判设定严格但公平的参数”,这种软硬兼施的表态,显示了特朗普在强硬姿态之下也在为自己留下谈判空间。
然而就在近日,特朗普罕见的对华退让,对我国口风突变,表示将在一个月内与我国达成协议,甚至暗示可能会降低关税,罕见的向我国释放了善意,这一表态可能是特朗普对现实的妥协,因为他的手中已无牌可打了。
我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我国展现出了战略定力和经济韧性,美国市场重要,但不是唯一选择。
我国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加上庞大的国内市场和与发展中国家的深厚合作,使其能够有效应对美国的关税挑战。
我国一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报复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加快多元化市场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加强与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关系。
通过帮助这些地区实现工业化,中国不仅扩大了自身产品的市场空间,也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如今的中美关系,已经从简单的贸易争端演变为全方位的战略竞争,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沙利文指出,用零和思维看待中美关系并不正确,因为中国不会像苏联那样崩溃,中美将长期处于可控竞争状态,所以双方必须找到合作共存的方式。
这一观点也被越来越多的美国政界人士所认同。
随着特朗普民调支持率大幅下滑,加上2026年中期选举的压力,美国政府可能会重新考虑其对华政策。
虽然短期内中美关系仍然很难改变,但长期来看,双方都将认识到必须寻找一种共存模式,这为未来关系改善提供了可能。
信息来源
环球网 美国政坛罕见一幕:三位前总统接连公开谴责特朗普政府及其政策
路透社 对特朗普来说,关税赌博带来政治风险
观察者网 坐不住了?特朗普称“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
特朗普并没有转变态度。他想达到的协议是类似于美日的广场协议!
才亮了几件武器就怂成这样,典型的欺软怕硬流氓特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吾辈团结一致对外。
又开始幻,可能降低,一个月内,一个月内是同别国能不能达成协议。
一个二个三个四个都是政客,他们说的不用太认真。
非核氢弹
川普想收割全球,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一个制造业空心化的国家,要和一个全产业链国家上刺刀,简直是痴人说梦。
协议?涨的时候没想协议?
不撤销关税可以不理它,让它再演反转再反转的戏码,成为众人的笑柄。
支持拜登下届再战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