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迎来8条好消息,没等到电话的特朗普,这次要心碎了

高好科普 2025-04-10 05:58:52

致力于推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正在使出浑身解数,包括对欧盟、日本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采取强硬措施,并对中国加征关税至104%的极端水平。然而,此举再次招致中方的新一轮反制行动。中方对原产于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

特朗普政府曾错误预判,认为通过极限施压可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特朗普本人曾公开表示:"中国迫切希望达成协议,但缺乏主动沟通的契机……我们正在等待中方致电,他们最终会做出选择。"然而,现实情况与美方预期存在显著偏差,美国对形势的误判已导致其陷入被动。

最终,没等到电话的特朗普,接连遭遇多重挑战,与此同时,中国迎来了8条好消息,估计现在特朗普又要心碎了!

第一件事,蒙古国终于想开,拖了10年的跨境铁路提上日程。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8日报道,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日前批准了一项与中国的协议,将在两国之间共同建设一条新的跨境铁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际,蒙古国希望与南部邻国中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据悉关于这条跨境铁路,之前因为各种因素,被拖了十多年,现在蒙古国终于想开了,将跨境铁路提上日程。据悉,该跨境铁路起点是蒙古的嘎顺苏海图口岸,终点是内蒙古的甘其毛都口岸。该铁路将在2025年开工,预计会在2027年完工。

铁路完工后,蒙古国对华煤炭的出口量将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也将因此得到深化,官方数据显示,去年蒙古国共出口了8370万吨煤炭。上述跨境铁路投入运营后,预计将使蒙古国的煤炭运输能力增加3000万吨,使蒙古国能够保持6%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特朗普发起全球贸易战之际,蒙古国议会批准新跨境铁路协定,此举被视为两国友好标志之一,总理奥云额尔登对中国表示感谢。据《联合早报》,蒙古国拟扩大对华能源合作,增加煤炭出口,并希望从“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过境中获益,正与中俄谈判。蒙古国深知,放眼全球,能为其能源提供广阔市场的经济体不多,中国是重要伙伴,可通过铁路大量出口煤炭。

第二件事,欧盟向中国“表忠心”

据新华社4月9日消息,4月8日下午,中欧高层应约通话,期间,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欧盟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美国的关税战对国际贸易造成严重冲击,对中欧和弱势国家都造成严重影响,欧洲希望和中国一道维护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

冯德莱恩强调,欧盟与中国需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WTO)为基石的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系。她指出,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全球贸易秩序,更对欧盟、中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深远负面影响。

此前,冯德莱恩曾公开表示,欧盟正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多元化贸易伙伴关系,认为这为欧洲企业开辟了新的战略机遇空间。

作为回应举措,欧盟方面目前正权衡对美国制造产品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冯德莱恩立场鲜明地指出,尽管特朗普做出了关税决定,但欧盟已准备好进行谈判。她同时明确表示,欧盟正在准备谈判失败时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

在冯德莱恩的认知框架内,中欧关系的走向与欧盟经济繁荣及安全稳定息息相关。她认为,中国与欧盟相互依存,双方存在扩大贸易合作的广阔空间。

2025年将迎来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在当前美国肆意挑起关税争端、发动贸易冲突的背景下,中欧持续深化合作,无疑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并非特朗普所乐见。

第三件事,日本想对中国释放友好信号?

据报道,日本政府4月8日发布2025年版《外交蓝皮书》,文件将中日关系定位为“日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3月中日达成20项共识,日方有改善关系意愿,石破茂曾表态希望访华。特朗普对日征收“对等关税”引发日方愤怒,石破茂虽恼火但仍寻求与美会晤。他认为,美方此举使日面临巨大危机。中日在经贸领域深化合作虽不符合美国意愿,但符合两国利益。对日需听其言观其行,关注其实际行动。

第四件事,“三年内第三次”,西班牙首相访华

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于4月10日至11日访华。这是桑切斯三年来第三次访华。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桑切斯首相会见,李强总理将同他举行会谈。

桑切斯此行意在展现其在布鲁塞尔与北京之间的桥梁角色,主张在外交政策中强调务实主义。

桑切斯访华前呼吁欧盟重新审视对华关系,认为欧洲需开拓新伙伴。西班牙《世界报》称,桑切斯此行旨在推动两国多领域合作。

第五件事,马克龙仗义执言

4月8日,马克龙表示法欧不希望混乱,呼吁特朗普重新考虑对美贸易伙伴加征的全面关税,认为此举已引发对全球衰退的担忧。马克龙与朔尔茨、冯德莱恩立场一致,若美国坚持对欧盟加征关税、损害其利益,欧盟应反击而非忍让。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上,中法两国曾共同发布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尽管部分国家选择退出多边合作机制,但这反而坚定了中法两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并促使双方采取更为积极的行动。

国际社会普遍知晓,法国及欧盟始终对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举动持反对态度,特朗普政府此举让欧盟乃至全球深感失望。法国外长巴罗曾公开表示,法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中法两国友谊深厚,历史悠久,国际社会也热切期盼双方能够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共同为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六件事,匈牙利感恩中国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4月8日表示,匈牙利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国,这一成就归功于中国企业的投资与技术支持。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170亿欧元,助力匈牙利建设电动汽车工厂、研发技术和完善产业链。

言语之间,对于中国提供的帮助与支持,匈牙利表现出了感激之情。

早在2024年,匈牙利就曾表示,欧盟的明确利益在于与中国发展合作,而不是加剧彼此的冲突。匈牙利在当时强调,希望在接下来几年与中国建立更稳定、相互尊重的经济合作关系。

西雅尔多在采访中坦言,中国是匈牙利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国企业在匈牙利投资高达170亿欧元。特别是2020年、2023年和2024年,中国连续三年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

西班牙、法国、匈牙利等国的官方表态已充分印证:中国秉持的"和为贵"理念与"互利共赢"原则,已在国际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各国通过观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实践,能够清晰辨别哪些国家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哪些国家存在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行为。

在此提醒相关国家:国际社会对各国行为自有公允判断,唯有恪守国际规则、尊重他国权益,方能赢得真正的国际认可。

第七件事,印方最新表态:做好准备重建印中关系

据《印度时报》最新报道,印中关系回暖趋势得到进一步印证。印度驻华大使唐勇胜公开表示,若两国为修复关系付出的努力能切实惠及两国人民,相关纪念活动将更具实质意义。唐勇胜大使坦言,双边关系重建进程"必然伴随挑战",但印度已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并持续推进合作进程。

第八件事,中柬挂牌,洪玛奈感谢中国!

据《柬中时报》报道,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现代化升级改造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码头、保障设施与训练中心等基础设施已全面竣工并启用。5日,启用仪式举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出席。洪玛奈感谢中国长期支持柬国防建设,尤其是云壤海军基地项目,并希望中方持续为柬军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持。他表示,该项目启用标志着柬国防能力建设的重要一步,体现了柬中“铁杆”友谊。洪玛奈坚决否认国际社会对基地用途的不实揣测与指责,重申相关指责毫无根据。

世界破破烂烂,中国缝缝补补,美国却在火上浇油。

事实上,全球有识之士均清楚认识到,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捍卫世界和平。数十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形象已获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至于那些在各地制造动荡、挑起冲突并借机谋取私利的行为主体,国际社会自有公论。

0 阅读:0

高好科普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