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好友全家耗尽积蓄送女儿去悉尼大学镀金,卖房套现那年他们全家都以为拿到了"人生绿卡"。谁能想到五年后,这个花费300万培养出来的海归硕士,连比亚迪的面试资格都拿不到?
"留学生基本不考虑,除非是全球TOP10名校。"HR轻飘飘的一句话,像一盆冰水浇透了全家的期待。他女儿投递的500强简历石沉大海,甚至连国内普通企业都在追问:"你对下沉市场有什么见解?""Z世代消费趋势了解多少?"这些问题让在南半球呆了五年的好友女儿哑口无言。
看着朋友圈里国内211毕业的同龄人,拿着offer在大厂风生水起,好友一家才惊觉时代变了。当企业更看重"接地气"而非"国际范",当海归光环在人才市场上黯然失色,那些在异国他乡熬夜写论文的日子,那些刷爆信用卡买的奢侈品,突然都成了最讽刺的注脚。
如今回国求职的海归,平均起薪仅1.2万元,而好友一家卖掉的房子已经跌了40%。这场豪赌输掉的不只是真金白银,更是孩子最宝贵的五年青春。如果重来一次,或许他们会选择让她留在国内读个985,至少能避开这场令人窒息的"留学性价比危机"。

#留学性价比 #海归求职难 #教育投资 #职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