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煤老板硬扛报价,电厂砍价不接盘,钢厂继续“欺负”焦化厂
1. 动力煤:有价无市,互相较劲
港口现状:煤老板喊价740-745元/吨(5500大卡),但电厂嫌贵,只愿给700出头,实际成交极少。江内贸易商跟着喊价,但连问价的都没几个。
真实需求:电厂库存能用17天,日耗还降了(77万吨→日常躺平),根本不急买煤。
煤老板的倔强:内蒙古、陕西部分矿还在涨价(5-20元/吨),因为化工厂和洗煤厂在补货,但这点量撑不起大局。

2. 冶金煤:钢厂疯狂压价
焦化厂哭了:河北钢厂砍价50元/吨(湿熄焦)和55元/吨(干熄焦)成功落地,山西焦煤跌到1900元/吨,比上周血亏60块。
竞拍现场惨淡:4.7万吨煤没人要,直接流拍,贸易商连夜降价抛货。
3. 背后推手
国家出手:发改委逼着大矿按长协合同保供电厂(履约率必须90%以上),市场煤高价更难维持。
天气捣乱:陕西8个矿因暴雨安全检查减产,但影响也就200万吨/月(对比全国月产3亿多吨,毛毛雨)。
进口煤尴尬:印尼低质煤报价470元/吨,但电厂嫌热值低还麻烦,宁可等国产煤降价。
4. 普通人能看懂的趋势
动力煤:短期煤老板死撑报价,但电厂不买账,迟早得降价,重点关注4月电厂补库节奏。
冶金煤:钢厂摆明“你不降价我就少生产”,焦煤还得跌,抄底建议再等等。
生存指南:贸易商赶紧卖港口高价煤,别赌政策;钢厂继续压价,能省一点是一点。
(数据来源:CCTD、钢联、港口贸易商一线唠嗑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