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嫁给张大千,相伴25年为他生下8个孩子,40岁为何坚决离婚?

具光阅览趣事 2025-03-29 05:11:56

张大千,这位被誉为“现代绘画大师”的人物,不仅因其艺术才华被世人铭记,其多情的生活更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

特别是他与第二任妻子黄凝素的婚姻,黄凝素年仅十五岁就步入婚姻,成为了张大千的第二任妻子。

在那个年代,女子嫁入名门,似乎是荣光加身的事,可这段长达二十五年的婚姻,却是一场漫长的隐忍与挣扎。

于是,她四十岁时,毅然决然地提出离婚。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情感纠葛,让她在相伴半生后选择决绝离开?

嫁入名门

在那个年代,婚姻往往与爱情无关,更多的是家庭之间的安排。

于是,1922年,15岁的黄凝素,便在懵懵懂懂的年纪被送入了张家,成为张大千的第二任妻子。

张家虽非大富大贵,但在文化界声名赫赫,而张大千本人更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这样的一门亲事,在外人看来,无疑是黄凝素的幸运。

可对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女而言,这场婚姻意味着什么,她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婚后的日子,在黄凝素看来,起初并不算艰难,张大千待她并不冷淡,偶尔还会带她参观他的画作,讲解其中的技法和意境。

有时,他会兴致勃勃地在宣纸上挥毫作画,黄凝素便安静地坐在一旁,欣赏他的笔墨流转,幻想着自己与这样一个才子共度一生的美好画面。

她甚至觉得,虽然二人年龄相差较大,但丈夫毕竟学识广博,未来自己或许可以在他的引领下,成为一个知书达理、懂画识墨的贤内助。

可随着时间推移,黄凝素慢慢发现,张大千的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般简单。

他经常外出,流连于各种文人雅集,有时还会长时间不回家,他的朋友圈中,不乏艳丽的女弟子,甚至一些身份不明却容貌出众的女性。

但黄凝素对此并未深究,她告诉自己,丈夫是艺术家,艺术家的世界与寻常人不同,他们的交际广泛,也许自己不该过多干涉。

贤妻良母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凝素从一个天真懵懂的少女逐渐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妻子与母亲,而张大千的风流本性没有丝毫改变,黄凝素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婚后的几年,她很快便为张大千生下了一个又一个孩子,八个孩子的降临,彻底将她的生活与家庭捆绑在了一起。

此后,黄凝素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这个家庭之中,她像许多那个年代的女性一样,认定了自己的角色,甘心为家庭的稳定与丈夫的事业操劳。

白天,她照顾孩子们,忙于家务,她也总是尽量不去打扰他那忙碌的工作,尤其是在他的画室里,她很少出入。

只是,黄凝素内心的孤独始终没有得到缓解,尽管她用自己无尽的爱心与责任感去照顾家庭,但她依旧发现自己在丈夫的世界中似乎永远是一个附属品。

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中,她的身心逐渐变得疲惫不堪,每一次怀孕,都是对她身体的巨大挑战,但她依然咬牙坚持,给丈夫生育一个又一个孩子。

每当丈夫回家时,她会尽量装作一切安好,用最温柔的目光看着他,迎接他从外面带回的那些画作、珍贵的礼物,或是他为数不多的关爱。

尽管这些礼物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虚,但她依旧怀着期许和忍耐,心想着,只要她能够默默付出,丈夫终究会回心转意,给予她更多的关注与宠爱。

可黄凝素的期望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张大千的温情和爱意,是那样的短暂而匆忙,甚至有时仅仅是为了表面上的安慰。

当黄凝素终于忍不住向他提出一些要求时,张大千往往会以忙碌为借口敷衍过去,甚至会微笑着说:“你多体谅我,我很快就会回家。”

可她等来的却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夜晚,丈夫的身影永远消失在他那虚拟的世界里。

对此,黄凝素不曾埋怨,因为她知道,作为一个妻子,她的责任远大于个人的幸福,她不想让家庭破裂,也不想让孩子们在父母的争执中成长。

于是,她默默承受着一切,包容着丈夫所有的不完美,将自己的生活与家庭紧紧相系。

与此同时,黄凝素变得越来越安静,逐渐不再要求更多的关爱,也不再向丈夫提出自己的期望。

她知道,自己和张大千之间,已不仅仅是夫妻的关系,更是一种默契的相处方式,而这种相处方式里,没有热情,没有爱情,只有各自的坚持与忍耐。

丈夫风流成性

奈何,忍耐不是最好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凝素渐渐发现,她的婚姻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张大千的风流性格并没有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有所改变,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愈发明显。

起初,她还只是轻描淡写地当做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插曲,毕竟,张大千作为一个艺术家,身边难免有些异性欣赏他的作品、慕名而来。

她宽容地认为,这些小小的风花雪月不过是丈夫社交圈的一部分,未必与自己有太大关系,但渐渐地,她发现,张大千的桃花并不仅限于这些偶然的邂逅。

他那些出入频繁的画展和高雅的社交活动,背后总有一群美丽的女性围绕着他。

不仅如此,黄凝素开始发现,每当丈夫出差或赴宴时,回到家的时候,身上总是带着淡淡的香水味,那些香水味并不是黄凝素熟悉的,而是别的女人所惯用的香气。

每次她提出疑问,张大千总是轻描淡写地应付过去,从不认真对待妻子提出的质疑。

这让黄凝素的内心开始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她曾以为,自己为丈夫生育了八个孩子,付出了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能得到丈夫更多的关爱和珍视。

可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她一记耳光,她的所有付出似乎在丈夫面前,变得那么微不足道。

就这样,黄凝素在丈夫的出轨面前,渐渐丧失了对婚姻的期待。

她开始放任自己不去争取任何更多的关爱,只希望丈夫能在孩子们面前保持一个父亲的形象,在外界为她保留一份“贤妻良母”的尊严。

而她自己的内心,则慢慢地在伤痛和沉默中渐渐干涸,成了一个尽职尽责却从未被真正理解的妻子。

这期间,张大千除了种种暧昧感情外,还取了第三任太太杨宛君。

果断离婚

到了1947年,黄凝素40岁了,这一年张大千娶了比自己小30岁的第四任太太徐雯波,那一年,徐雯波才18岁。

更重要的是,徐雯波还是张大千大女儿张心瑞的同学兼闺蜜。

这让黄凝素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清醒,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无望的婚姻。

二十五年的婚姻,八个孩子的背后,所有的付出和牺牲,似乎都没有换来任何实质性的回报。

张大千依旧沉迷于他的艺术与女人,而她,依旧只能忍受着自己的孤独与委屈,仿佛成了丈夫生活的一个附属品,而非平等的伴侣。

于是,黄凝素决定放下所有的牵挂和负担,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忍受继续这种没有爱的婚姻。

她看着张大千,他依旧是那个风流倜傥的艺术家,他依旧在外面享受着众多女人的宠爱,而自己却只能在家里默默地守着一片破碎的家庭。

她曾无数次想象过离开他的生活,想象过一个人独立生活的日子,尽管那样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与不安,但黄凝素最终还是决定要为自己而活。

很快,黄凝素向张大千提出了离婚,她的语气平静而坚决,没有一丝波动,仿佛这是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唯一选择。

张大千显然愣住了,他无法理解妻子为何在这个时候提出离婚,他以为黄凝素会像过去一样,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而继续忍耐下去。

毕竟,二十五年的婚姻,孩子们已经渐渐长大,离婚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可黄凝素的心早已不再动摇,她坚信这是她为自己争取的一次自由,一次重新找回自我的机会。

就这样,在那个冬天,黄凝素与张大千和平分手,她带着一笔丰厚的分手费离开了这个她曾为之付出一切的家庭。

她不再是那个依赖丈夫、忍辱负重的妻子,而是一个为自己重新开始生活的女人。

她独自带着孩子们离开了过去的生活,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虽然这一切充满挑战,但她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由。

她终于明白,人生的路是自己走的,幸福的钥匙也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黄凝素的故事并非特例,它是无数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缩影。

在那个时代,许多女性都曾在婚姻与家庭的重压下忍辱负重,可只有少数勇敢的灵魂,能在生活的重重磨砺中觉醒,选择走出困境,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未来。

她们的勇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与敬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4

具光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