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近日多家高校都发布了2020年毕业生质量报告,其中“某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18万元”的信息尤其引人关注。
统计数字当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这时可能也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将当中的误差略去不谈,直接假定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的数字是极其准确的,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便是: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在一些大学当中的确存在的毕业生平均薪酬较高的现象?
如果我们是这些高校中的在校生,这时想必会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同时又倍感压力:咱们学校这么厉害,咱可不能拖了学校的后腿呢!当然有压力也就有动力,这时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这是件好事。
如果我们不是这些高校中的在校生,这时估计会有一定的挫败感了,同时又会羡慕起这些“别人家的大学”。但是羡慕归羡慕,终究还是会回归现实:既然咱们学校和他们学校相比有些差距,咱们就更不能在学习上有所懈怠了!所以,虽然冬天的被窝很温暖,但是清晨时分自己仍然可能会被梦想叫醒:一骨碌地起身,然后虔诚地捧起书本,在遨游知识海洋的同时去感受早上的第一缕阳光。
所以,有空没空的时候想一想“年薪18万”的梦想,也是件不错的事呢!
【原创声明】本作品由“风起时创作”原创,感谢您的观看与支持。
【延伸阅读】说起“年薪18万”,有些从事R&D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搞研发的人员是能够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而在平时阅读文献时您可能也会遇到与“R&D”有关的两个指标,一是“(R&D)经费投入”,二是“R&D经费内部支出”,这两个指标您能否区分得清楚呢?欢迎阅读笔者的一篇相关的作品:“(R&D)经费投入”与“R&D经费内部支出”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吗?
【话题讨论】“某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18万元”,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我怎么看,你说我能怎么看,当然是睁着眼睛看咯
年薪18万元的毕业生,有些工作强度也是非常之大的,毕竟用人单位给多少待遇往往也是取决于给单位作出了多大的贡献,而不仅仅关注的是他(她)读的是哪所大学
就好像卖房卖车,上面写着月薪破万,实际底薪2000,按照招聘上的金额统计的吗?[笑着哭]
你是老板?你给18万年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