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而在商朝势力范围以内和以外,还分散有许多远较商族落后的方国,比如:舌方、鬼方、土方、羌方等等。
殷商时奴隶工作的场景
其中,周方(姬周)也是商朝中晚期的重要方国之一——
正如我们所知,最后,正是周人在帝辛(商纣王)时期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
关于周族的起源,至今说法不一。
传统的说法是,周人是“关中土著”,早期居住在今陕西武功一带。
近世以来,学者们又提出了多种说法:
有说周人是从山西迁到陕西的,有说是从甘肃南下的,还有说是姬族、姜族及其他外来居民混合而成的,等等。
周族首领公刘像
据文献记载,周族在周武王之前,有三位先公先王最为杰出、贡献最大:
第一位是公刘,他带领周人迁居于豳(bīn)——学者们多认为,这个地方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南一带——公刘迁豳,是周人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
第二位是古公亶(dǎn)父,又称周太王,他最大的贡献是率领周人由豳迁到了岐山以南的周原,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使周族迅速发展壮大,终于在三代(季历、文王、武王)后完成了灭商的大业。
第三位便是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他一方面忍辱负重,臣服于商;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周族的实力,通过对犬戎、密须、耆、邘、崇等国(部族)的一系列征伐,已成“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势。
在去世前一年,他还将周国的都城迁到了新建的丰邑,为东进伐商作最后之准备。
可以说,灭商开周的千秋功业,主要是由周文王一手奠定的。可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他的遗志是由周武王完成的。
周太王古公亶父像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灭商之前,周族处在一个怎样的发展水平或社会阶段,学者们的看法颇不一致。
大部分学者认为,灭商前的周人跟商人一样,已经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如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就认为,在古公亶父迁岐后,周人“开始从原始社会跨入阶级社会”;到文王迁都丰邑时,周已成为“商朝西方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这也是很多历史教材和著作所持的观点。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周人在灭商前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如孙作云先生就认为,周人在豳时,“周国也是奴隶制国家”;“周文王时,已行公田私田制度,即已行‘力役地租’的剥削法,因而在这时候,周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范文澜等先生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周文王像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周人在灭商前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如吕振羽先生认为,“在周人建国的前夜,其自身还处在氏族制即原始公社制末期的状态下”,“专门以战争为事的酋长如王季(即季历,文王之父)和文王……还不曾完全从农业劳动中脱离了出来”。
斯维至先生也认为,“一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灭商前的周,比商要弱小。在社会发展阶段上,也比商为原始。但在历史上,后进部族征服比它先进部族的情况是常有的,周灭商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武王灭商
对以上观点,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日耳曼灭罗马,五胡乱华,金灭辽宋,蒙古灭金宋,满清灭明,不都是落后征服先进吗?
周的主要任务就替商人提供活人祭祀品—羌人。不是很光彩。
周为分封制的开始,秦为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国家;其后每一大一统国冢的产生则先分封后中央集权。
周公与黄帝是嫡系的,黄帝陵与周公庙从风水角度看很相似。几乎可以确认是同一文化传承。
所谓文明和落后是相对布非绝对,关键点是社会组织能力强弱,生产力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哪个制度能最大限度调动利用社会资源谁就强。
周是原始社会。
冷兵器时代,落实灭掉先进是常有的事,中外都一样,就拿中国来讲,元灭宋、清灭明,都是落后灭先进的例子,外国也有有多这样的例子。
黄帝的族群也就是羗族发源于昆仑之墟,在今甘肃西南成,康两县也就是西汉水,后羗族定居东西两汉水。古音羗与姜同音。是中华最古老民族之一。
西周的社会结构比商朝的社会结构,要进步的多。
是的。
但是周代商后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冲出狼围》一部借用达尔文进化论剖析中华民族历史的动物冒险哲理小说,历史爱好者了解一下
一场复仇之战
周核心部落估计是半农半牧的集团,带了很多西戎的小团体,不然不会那么快膨胀实力。另外,大概率是商有高位的人 暗中做交易,给了它很多发展实力的许可和贸易
中国历史上的西周已经相当于西方历史上的封建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