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平”被导弹撕成碎片,凌晨五点的基辅被俄罗斯的“导弹快递”点燃。
本月初,这座千年古城在棕枝主日的祷告声中沦为火海。讽刺的是,同一天,俄军导弹精准砸向苏梅市的教堂聚会。
泽连斯基不得不戴着防弹背心走进医院;而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的问罪俄罗斯却像一场外交烟幕弹,既遮不住欧洲的撕裂,也拦不住普京的导弹。
那么,默茨是如何表态的,泽连斯基又是怎么应对的?
一、火海中的基辅“斩首”剧场
基辅的防空警报成了最刺耳的闹钟。
2025年4月7日凌晨五点,俄罗斯向这座千年古城倾泻了120枚导弹和90架无人机,其中包括号称“无法拦截”的锆石高超音声导弹。一枚导弹甚至精准击中乌克兰安全局大楼,仿佛在嘲笑北约援助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不过是昂贵的摆设。
外网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基辅市中心燃起的火光照亮了泽连斯基办公室的残垣断壁——这已是两年内第三次,俄军的导弹与他“擦肩而过”。
泽连斯基在爆炸后3小时现身基辅中央医院。他穿着沾满灰烬的军绿色夹克,抚摸一名截肢少女的额头,镜头定格了他湿润的眼眶。
然而,现场记者发现,医院走廊里真正奄奄一息的伤者被匆忙转移至地下室,总统的慰问路线早已被清场布置成“摄影棚”。
二、棕枝主日来临的“地狱模式”
基辅的硝烟滚滚,苏梅市信徒手执棕枝走进教堂。他们不会想到,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连上帝都敢挑衅。
4月14日的《今日电讯报》报道称,13日周日,莫斯科的弹道导弹击中了乌克兰边境附近的城市苏梅市中心,这是一年中最繁忙的教堂活动之一棕枝主日聚会。
其中一枚导弹击中了一辆满载乘客的无轨电车,而镜头显示浓烟、燃烧的汽车和散落的尸体。死者中至少有两名儿童,另有十人受伤。
泽连斯基周日在 社交媒体上表示:截至目前,已知有 34 人在苏梅被俄罗斯弹道导弹袭击中死亡。遇难者中有两名儿童。他敦促“世界必须坚决回应”,并重申莫斯科正在“拖延这场战争”的说法。
他说:“美国、欧洲,世界上所有希望这场战争和这些杀戮结束的人,不对侵略者施加压力,就不可能实现和平。谈话从未阻止过弹道导弹和炸弹。我们需要像恐怖分子应得的那样对待俄罗斯。”
俄罗斯国防部事后宣称,袭击目标是乌克兰国土防卫第 117 旅的周年授勋仪式,并公布了卫星图,试图证明袭击的 “合理性”。
三、柏林候任总理问罪莫斯科
面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国际社会反应不一。
而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苏梅市遭遇袭击后,默茨迅速作出强硬回应,对俄罗斯的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他宣称德国准备突破界限,向乌克兰提供 “金牛座” 巡航导弹,甚至表示乌军应该摆脱防御态势,主动出击,“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已无以复加。这显然是蓄意为之的严重战争罪行。”
默茨的这番言论,看似是在为乌克兰 “主持正义”,但背后却有着复杂的考量。
德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既要顾及与乌克兰的关系,又要考虑到与俄罗斯的经济等多方面联系。朔尔茨政府时期,对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一直持谨慎态度,而默茨上台前就主张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措施。
如今他即将正式出任德国总理,此时的强硬表态,究竟是真的为了 “正义”,还是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地位,抑或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目的,恐怕只有默茨自己最清楚。
当基辅被战火笼罩,苏梅市陷入悲痛,德国在一旁慷慨陈词时,这场冲突的未来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无辜的平民、烧焦的婴儿车、散落的《圣经》残页都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场袭击的残忍与无道。
泽连斯基的呼吁停止以及德国候任总理的表态似乎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停战,可实际上,默茨位置并不稳定,泽连斯基的“慰问”也并不真诚。一场战争成了政客们表演的场地,谁该为死去的人买单?
该问候一下这位德国候任总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