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虽然属于国产良心剧,但终究是“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故事也是”,犯了中文化小说的通病:为了迎合人性的胃口,不停给一个人频频加码、神话,目的是为了凸显一个人物对剧情的巨大、乃至唯一的推动作用。《雍正王朝》中被幸运选中且强力打造的神话人物,就是邬思道。
邬思道:一个被《雍正王朝》频频神话的人物
作为一个被四爷雪藏、置身幕后的人物,邬思道无疑是四爷的“制胜法宝”。由于四爷性格冷面的原因,也是投康熙所好,四爷朝着“铁胆孤臣”的方向恣意前行,全然不顾“得民心者的天下”的清规戒律。
如此另辟蹊径、不走寻常路虽然耀眼,容易引人注意,但负面影响就是盟友太少,群众基础差容易被边缘化,很容易与最高皇位无缘;
当然在那个一人就是天下的专制时代,皇帝的决策往往与群众意见毫不相干,四爷这番独树一帜操作反倒容易让“独裁者”康熙青睐,存在扶上位的可能,但一个人毕竟主意少,如果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难免揣错圣意导致一招之失,满盘皆输。
考虑到这个问题的四爷于是想着“拉帮结派”,除了明面上的十三弟,就是置身于幕后的邬思道了。
天底下那么多谋士,为何四爷“独具慧眼”相中了性格怪癖的瘸腿老人邬思道了呢?剧情中有交代,但本人不以为然。四爷不可能因为欣赏邬思道一篇愤青之言,便引邬思道入府,因为从中并没有窥探出邬思道的过人之处。
虽然邬思道为何能入四爷法眼尚且不得而知,但不得不说:四爷的眼光是真的好,这个10年前上书言事的愤青是难得的“通天之人”,他对局势的把控,对康熙老爷子心思的揣摩,是真的准。
为了烘托出邬思道的这方面才能,《雍正王朝》用了很多视角来进行展现,以全方位将其打造成一个神话之人。比如说:
追比户部欠款差事,别人都躲得远远的,四爷一开始也很是犹豫,但邬思道鼓励其勇敢地接下,事实证明邬思道完全正确,四爷成功在康熙那里获得加分项;
刑部冤案事件,意气风发的四爷还想再接再厉,继续帮“皇阿玛分忧”,结果邬思道劝诫不要碰,最终接受此案的八爷果然不容于康熙,被踢出了夺嫡队伍;
西北发生叛乱,坊间均传闻:谁出任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帝。八爷召开闭门会议,明里暗里想让八爷党共推自己为大将军王。四爷也雾里看花,觉得康熙就是这么个意思,唯有邬思道洞若观火地看出大将军王绝非是皇帝候选人,康熙此举无非是试众皇子的心胸,事实果如邬思道所言。
康熙临终前,突然罢免了一群能臣干吏,只有老十四稳坐钓鱼台,朝野均震动:这明显是给老十四当皇帝铺平道路,连四爷也大为懊恼:康熙糊涂了,邬思道看走了眼,我更糊涂,不该听邬先生的话。
邬思道却分析:这是为了防止八爷党和手握兵权的老十四遥相呼应,趁着自己油尽灯枯之时行逼宫、兵变事实;能臣干吏的暂时罢免是为了保护,待新皇登基之时一纸赦免重新启用,既可以防范他们恃宠而骄,还能让他们对新皇感激涕零,可谓一箭双雕。
事实证明:那么多王公大臣、那么多皇子皇孙,对康熙的心思、对局势的把控全都错了,唯有邬思道洞若观火、看透一切,这未免也太过神话他了。
西北用兵:为了神话邬思道,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难怪观众不买账
雍正登基之后,知晓四爷过多秘密的邬思道理应“狡兔死、走狗烹”,但邬思道借机打起了感情牌,再加上自己拍着胸脯表示不会玩失踪,这才唤回了雍正的怜悯之心,成功延续生命。
虽然邬思道不在江湖,但是关于他的传说一直没有停。本着“不神则已,一神到底”的原则,《雍正王朝》继续让邬思道的神话进行了下去,而且有一次为了神话他,居然一口气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堪称厚爱之至。
雍正登基之后,虽然为了行光明大道,甩开了行暗黑之道的邬思道,麻烦立马找上门来:西北战事又起。深感平叛任务艰巨的雍正任命自己的心腹年羹尧为大将军王,亲赴西北平叛。
同时为了让年羹尧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平叛。极其抠门的雍正大开户部,让年羹尧需要多少钱就拿多少,为此将年羹尧养得极其“肥胖”:猪要吃鞭打过的;白菜要吃鲜嫩的白菜心;睡觉时,年羹尧还学会了翻牌子。当然,跟年羹尧一人的奢侈相比,他的二十万大军的消费才是“大巫”:一天耗费数十万两银子。
有了皇帝的鼎力相助,年羹尧打起仗来也是异常勇猛,只是很快就出现了令他头痛的问题:明明将叛军引入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是半天都找不到叛军主力。愤怒的年羹尧对着手下就是一顿催逼:谁要是再找不到叛军主力,我不仅杀你,还要杀你全家。
即便将将士们逼到绝境,依然于事无补,叛军就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年羹尧着急,雍正更着急,再不平叛成功,别说雍正颜面无存,就是大清拖也要被拖死。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邬思道。邬思道虽然没去大西北,但是却有“千里眼”,一眼就发现了叛军的主力所在。故而他自告奋勇去押粮草,面见年羹尧之后对着地图一下子就指出了叛军主力所在——法王寺。还煞有介事地引经据典:灯下黑,所以你们这20万人不是睁眼瞎就是一根筋。
看到这里非常疑惑:纵然20万大军都思维很顽固,集体犯“灯下黑”的毛病,但面对全家老小都要被杀的关键时刻,不会还这么耿吧,近在咫尺的法王寺不会去都不去一下吧。
只能说,编剧为了神话邬思道,强行拉低了20万人的智商。
对此,很多网友不买账,认为这是年羹尧故意使出的计谋:为了跟雍正讨价还价,故意就在这里干耗着,等到雍正掏空了国库、倍感压力之际,才出兵将叛军剿灭,让雍正认清:谁才是大清的栋梁,对我好点儿。
邬思道因为看不惯,故而挺身而出,借着“灯下黑”的古语,劝诫年羹尧意思意思就行了,可千万别把皇帝套进去了,他没了你也一样没好果子吃。一席话点醒梦中人,觉察到利害关系的年羹尧于是立马发兵,将叛军一锅端。
叛军在哪年羹尧能不知道?只是养贼自重,年羹尧明知道叛军在A地,就是装糊涂,邬思道随手指了一个B地,告诉年羹尧叛军就在B地,就是在点他,再不剿匪后果自负,年羹尧只能去A地剿匪交差。如果年羹尧看不破,真去B地转一圈说叛军不在,那就等着挨收拾吧。
邬思道这个角色纯粹是为了剧情铺垫需要而存在的,否则怎么给你阐述雍正在夺嫡过程中的谋略和选择?难道用雍正自己的嘴巴说出来吗?他的存在就好比一个旁白的作用;另外就是有些剧情进展不下去的时候,弄出这么个神人来指点铺垫一下,就一切都觉得顺理成章了,否则剧情就会发展的很突兀,毕竟剧情可以按需要编,但是历史结局不好轻易改变
你比谁都聪明,邬思道就是个官方解说员,目的是为了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这样说能懂吗?
嗯,康熙传位给老四就是看中他的“孤臣”,老四去江南筹银赈灾和追比户部欠款什么的都不是为了天下苍生,全是沽名钓誉。他比八爷还要“贤王”。别人都没看懂,就你醒着[点赞]
说白就是年羹尧养寇自重罢了,知道在哪就是不打
邬先生是导演。地球人都知道啊[呲牙笑]
一不明地理,二不经战阵,三不搞侦查,四不做分析,一指就是敌巢所在,这是上帝吗?
皇子笼络人心太过,别说继承,能活下去就不错了,稳定的朝廷中,继承皇位无须很多人气。
你得谢谢邬思道,最后还给了你一碗饭。。。
老邬就是康熙派去的,要不康熙对雍亲王府的这号人物从来没问没提过
连大明王朝这样的剧,对比历史,都还是塑造了两个半的好人角色,就别拿四九城给老祖宗洗白的剧说事儿了,就冲着焦老爷子也值得刷上两刷了[呲牙笑]
邬思道最厉害的就是频频押中高考原题!
小说嘛,总得有一两个比较牛逼的存在,看看就好。
不要把小说当历史看,二月河本质还是一个作家
我觉得邬思道这个虚构挺好的,至少这是个虚构的厉害角色,不像那些甄嬛芈月陆贞把真人神化才恶心,甚至一些历史负面的人拍成了正能量的神人
接班人就是老十四,只是老头没有撑到十四回京就挂了被老四钻了空子。
结合史书的一部小说而已,你这上纲上线的
无足轻重的角色吧,看了几遍雍正王朝,不说差点忘了这位姓乌的,感觉并没神话他什么。只是按逻辑提醒了一下年大帅,很正常嘛
胤禛成立血滴子,童林第一个反抗
那诸葛亮呢?刘伯温呢?魏征呢?没有两下子还想当谋士?扯淡的文章。
帝王心术就是绝不可测,喜怒无常是表演也是真心,依然不信是传位
天线宝宝适合你看….
娱乐圈里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多不胜数
不太喜欢《雍正王朝》,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现实是,为了神话一个人而拉低了8亿人的智商。
电视剧而已,又不是学历史,不要较真
因为加特林就是这么编的,瞎分析个毛![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你真是吹毛求疵神经过敏,文艺作品与真实历史有一点出入很正常。
的确这电视剧挺降智的,不明白为什么受追捧。
观赏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同……老百姓追剧看完哭完笑完唏嘘完谁会拿剧中人当回事[吐舌头眯眼睛笑]
小编初中毕业了吗?你告诉我神话和神化什么区别?
咸吃萝卜淡操心
个人觉得年羹尧明明知道地方,但就是不剿,拥兵自重!后来进京后,雍正让卸甲都没人听,只听年羹尧的命令,这种执行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应该是年羹尧恩威并施得到的结果。军费开支大,他自己花,但士兵也得到好处了!
二十万人,就是每天人马的屎尿都能把他们暴露了,还找不到[笑着哭]
[滑稽笑]庞各庄科研所苦修顿悟宇宙奥秘人类起源啰,生人回避哟
胡扯八道
既然知道都得编的,还有必要较真吗?感觉你都去缅北了,还讨论左右肾功能好坏的意思
这就跟天道似的,上帝视角的不是王志文,而是老天
居然说乌编剧是神话?[得瑟]
有没可能二十万人智商本来就不高!
原著是汪景祺说的,不是邬思道,小编讨论的是电视剧
得天下者得民心才是真的
20万叛军竟然能呆在一个法王寺?不是200,也不是2000,更不是20000!哪来的灯下黑?还有,20万兵马的粮草得多少车装着源源不断进出?还用查吗?
一个吃糠喝希,一个花钱大窟窿。
固定套路,主角背后一定有个足不出户,却知晓天下事的自己人,打诸葛亮开始[笑着哭]
老倌凑活着儿子们党争,而且是长期党争,长期内耗,还自以为得计[doge]这就很刺激了
小说罢了,修仙小说更离谱
年羹尧怎么可能想不到叛军在哪只不过是在演戏,军费一天二十万两,那是养叛军的钱[笑着哭],叛军粮食是谁提供的,青海都围上了为什么没有断叛军的粮道,当时邬先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年羹尧的脸色和眼神都是要杀人灭口的,只要他点破,年羹尧就能没按量押送军粮的借口杀人灭口,不过邬先生老谋深算没有点破只是说了年的失误,年羹尧也就就坡下驴,而且后面的对话都是处处提醒年,差不多可以收手了,国家已经耗不起了,雍正也快支撑不住了,过犹不及你再养寇自重就该玩大了。邬先生主动过来说不定就有雍正背后指示。邬先生能去也是让雍正认识到当初你当皇帝回来王府没杀我是正确的选择。
樱桃小丸子的旁白,你说是不是也很神[得瑟]
你看看这剧当时的拍摄立意背景就明白了
现在人的智商是二月河或者导演想拉低就拉低的,不管是邬还年还是胤大家伙就看一乐而已
二月河写的东西,屁股都是歪的。
恶心的鞑子戏!!
邬思道就是雍正的另一面
作者肯定没有看过JoJo的奇妙冒险,每集都有一个解说员,邬思道就是那个解说员
邬思道的作用就是给你这种智商的玩意解说剧情,你反过来说他没用[得瑟]
人家叫法华寺你给改名叫法王寺,没看过也来当小编,你是不是吃饱撑的没事干
辫子戏你还当历史剧看?
真拿小说当历史了
皇子到处拉拢人心是想早死的节奏,枪打出头鸟谁想老早滴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个电视剧,把你急得,那要是荒诞笑话,你还不自杀?
小说:虚构的文艺作品。邬思道神话,诸葛亮算神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