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卫星向西移动15度,美军打得什么算盘,中方心里一清二楚

空天力量 2025-04-19 11:15:05

3万米高空之上,美军一颗特殊卫星应声而动,在向西移动了足足15度,这个位置十分接近伊朗首都德黑兰。美国调用这颗卫星,到底有什么目的?对于正在和美国接触的伊朗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据观察者网报道,就在胡塞武装遭到美军打击后3天,美军一颗“天基红外系统-静止轨道”01星卫星开始移动,从原本定点在东经68度,突然开始提高轨道向西漂移,在10天之后重新回到了地球静止轨道,并最终定位在东经51.8度上空。

【美国的天基红外系统-静止轨道卫星】

美国最神秘的太空军亮出獠牙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颗卫星移动的时间和特朗普撂下狠话后,美军开始对胡塞武装进行打击的时间十分接近,但其最终停留的位置,却更加接近伊朗首都德黑兰。

再结合美军的第二支航母舰队刚刚抵达红海的操作,种种迹象表明,美军正在做和伊朗正面交手的准备,就连一直以来非常神秘的美国太空军,也亮出了“獠牙”。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这次调用的“天基红外系统-静止轨道”卫星十分特殊,打个比方的话就好比是美军在太空中的“眼睛”,专门用来寻找地面上的“热源”,比如导弹发射时产生的高温火焰。

其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当一枚导弹发射时,它的发动机会喷出炽热的火焰,此时美军卫星上的红外传感器可以探测到这些高温信号。

一旦检测到导弹发射,美军卫星会立即把相关信息(如导弹的位置、轨迹等)发送回地球上的控制中心。

这个过程非常快,只需要10到20秒,而以前的老系统可能需要60到90秒,时间越短,地面部队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防御或反击。

【美国太空军的作用逐步展露】

最后,美军的地面指挥中心接收到太空中发来的数据后,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调动反导武器(例如爱国者导弹)进行拦截,或者提醒相关人员疏散以减少损失。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一个直观的例子:在2020年1月,为了给被美军杀死的伊朗少将苏莱曼尼复仇,伊朗军队向位于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

当时美军的预警卫星就第一时间捕捉到了导弹的发射轨迹,并迅速将警告信息发送给美军和盟军,这让美军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巧合”的是,当时的美国总统也是特朗普,他第一时间对伊朗的导弹袭击做出了回应,语气颇为轻松,疑似美军的受损并不严重,对于这个结果,预警卫星是立下大功的。

【美军将大量反导系统调往中东】

美军的家底还很深厚

从上述情况中不难看出,尽管近年来美军在尖端领域的竞争中表现得比较“拉胯”,但其家底还是很雄厚的,再加上这么多年不计成本的投入,美军也在进步中。

正如前文中所说,与上一代“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相比,“天基红外系统-静止轨道”“SBIRS”系统具备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扫描速度,能在导弹发射后10~20秒内将预警信息发送至地面运行控制系统,而DSP卫星需要60~90秒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这意味着美军可以比以往多出至少40秒的时间来准备拦截行动,从而大幅提高反导系统的成功率,对于胡塞武装和伊朗这些以导弹威慑能力见长的对手来说,这种快速预警能力是相当棘手的。

在太空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伊朗及其盟友的任何军事行动,都有暴露在美军视野之下的风险,难以形成突然袭击的效果。

这也再次证明了,在现代战争中规则早已发生改变,谁能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战场情报,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现代战争中传统装备的优势不是唯一决胜因素】

这还不算完,美军的预警卫星系统,通过搭载先进的扫描和凝视型红外传感器,能够探测全球任何地方发射的弹道导弹,并将其位置、轨迹等信息实时传输给地面指挥中心,这种能力使得美军能够在冲突初期就占据先机,迅速部署防御力量或发动反击。

有人可能会好奇,美军这种针对性极强的举动,是否意味着将导弹威慑能力作为最后底牌的伊朗,将在后续的谈判中只能“任人宰割”了?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方面,拦截导弹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诸多影响因素,不仅仅是卫星提前发现就能确保万无一失的;另一方面,导弹的突防能力也不是停滞不前的,美军的反导系统也有防不住的情况。

【面对饱和式打击美军也不敢保证万无一失】

美军的底牌提前亮出,中方看得清清楚楚

从这个角度看,美军为了打服胡塞,施压伊朗就提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看清美军真实实力的好机会。

首先,相较于美国来说,我们的天基红外预警系统尚处于发展阶段,虽然已发射多颗相关卫星,但在探测能力、系统集成和机动性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天基预警系统的投入力度,力求打造一套功能完备、性能优越的导弹预警网络,这将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整体防御能力,同时为海外利益保护提供重要支撑。

其次,高超音速导弹作为目前为止公认的“突防利器”,让美军十分头疼,而我们在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如东风-21D和东风-41等型号的研发成功,极大提升了国家的战略威慑力。

【高超音速导弹是公认的突防利器】

对于能否预判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射时机,以及做出预判后,反导能力是否能跟得上,想必美军心里也没什么底气。

总的来说,美国太空军的动作,似乎为之后在中东挑起更大规模的冲突埋下了伏笔,对于以导弹突袭能力见长的伊朗系武装来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信号。

而对于我们来说,美军在不断挑起冲突的过程中,只会更加严重的消耗其实力,还会将一些原本用于针对亚太地区的“底牌”提前亮出。

这再次提醒我们,在提升导弹技术这样进攻能力的同时,也需重视天基预警能力这样防御体系的建设,只有更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361

空天力量

简介:总有些奇怪的防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