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风味,舌尖乡情

焱焱手工空心挂面 2025-04-21 16:20:02

在时光长河的悠悠流转中,总有一些味道,如潺潺溪流,悄然浸润着我们的心灵,成为记忆深处最温暖的港湾。于我而言,那萦绕在舌尖的挂面风味,便是这样一份难以割舍的乡情。

小时候,家中的厨房便是我的欢乐小天地。每当夕阳的余晖洒进窗棂,将整个屋子染成一片暖黄,厨房里便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麦香。那是奶奶在准备做挂面了。奶奶总说,做挂面得用自家种的小麦,磨出的面粉才够劲道,才够香。

奶奶做挂面的手法娴熟而利落。她先将面粉倒入那口古朴的大瓷盆中,再缓缓加入适量的水,用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像揉着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一样,将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面团在奶奶的手中不断翻滚、伸展,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揉好的面团被奶奶用湿布盖好,放在温暖的地方醒发。这时候,我就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奶奶身后,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那团面团,满心期待着它“长大”。

醒发好的面团被奶奶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那面皮薄得近乎透明,仿佛轻轻一吹就会飘起来。接着,奶奶将面皮切成细细的面条,动作轻盈而优雅,就像在弹奏一首美妙的乐章。切好的面条被奶奶整齐地挂在院子里特制的竹竿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宛如一串串灵动的音符。

等到面条晾干,便到了品尝美味的时候。我最爱的是奶奶做的西红柿鸡蛋挂面。奶奶会精心挑选几个红彤彤的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剥去外皮,切成小块。再打上几个鸡蛋,在锅里煎成金黄的蛋饼,切成小块备用。锅中热油,放入葱花爆香,加入西红柿块翻炒出汁,再加入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后,放入晾干的挂面。面条在锅中翻滚着,渐渐变得柔软而有韧性,吸收了西红柿的酸甜和鸡蛋的鲜香。最后,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鸡蛋挂面就大功告成了。

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坐在餐桌前,眼睛紧紧盯着那碗面,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当第一口面条滑进嘴里,那浓郁的麦香、酸甜的西红柿味和鲜香的鸡蛋味在舌尖上交织、碰撞,瞬间在味蕾上绽放出美妙的火花。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奶奶则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满足。

后来,我离开家乡,去远方求学、工作。城市的街头巷尾,有着各种各样的美食,可无论我尝过多少珍馐美味,心中最惦念的,始终是奶奶做的那碗挂面。

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压力而疲惫不堪,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下班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出租屋,瘫倒在沙发上。这时,朋友打来电话,邀请我去他家吃饭。我本想拒绝,可朋友热情地说:“来吧,我做了你最爱吃的挂面。”听到“挂面”两个字,我的心猛地一颤,仿佛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来到朋友家,餐桌上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挂面。那熟悉的味道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拿起筷子,轻轻挑起一筷子面条,放入口中。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奶奶的身边。所有的烦恼和疲惫都随着这口面条,消失得无影无踪。

挂面的风味,不仅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的思念。它承载着奶奶对我的爱,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时光,承载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萦绕在舌尖的挂面风味,都将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乡情,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