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71:人生,比拼的就是毅力和忍耐力

香薇看历史 2023-08-14 12:58:00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4卷 显宗成皇帝上之下

咸和三年(戊子,公元三二八年)

本文重点:

看似强大的敌人内部,一旦有不利的消息传来,肯定会对其成员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求生、求存的本能就会显现出来,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或者为了自己将来有个更好的归宿,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纷纷选择依附别的大树。这个时候实行离间计,成功概率很高!

原文:张骏治兵,欲乘虚袭长安。理曹郎中索询谏曰:“刘曜虽东征,其子胤守长安,未易轻也。借使小有所获,彼若释东方之图,还与我校;祸难之期,未可量也”骏乃止。

张骏看到这是一个攻打刘曜的机会,于是想乘虚偷袭长安。被索询谏阻。

此时张骏的实力远远要弱小于刘曜,就算是一时占得便宜,最终也打不过刘曜。

备注:

理曹郎中:官名。十六国前凉所置尚书省诸郎之一。典司法刑狱。

原文:苏峻腹心路永、匡术、贾宁闻祖约败,恐事不济,劝峻尽诛司徒导等诸大臣,更树腹心;峻雅敬导,不许。永等更贰于峻,导使参军袁耽潜诱永归顺。九月,戊申,导携二子与永皆奔白石。耽,涣之曾孙也。

祖约失利的消息传到建康城,苏峻党羽们内心慌乱,纷纷建议苏峻杀掉王导,解除建康城内部的隐患。可是王导个人魅力太大,苏峻舍不得下手。苏峻党羽看到他这样,感觉难成大事,于是纷纷有了二心。王导嗅到了这股味道,试探之后,成功的把路永等人拉拢过来,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逃出建康城,投奔陶侃、温峤等人。

看似强大的敌人内部,一旦有不利的消息传来,肯定会对其成员的心里造成一定的影响,此时求生、求存的本能就会显现出来,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或者为了自己将来有个更好的归宿,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纷纷选择依附别的大树。这个时候实行离间计,成功概率很高!

备注:

袁涣是曹操的属下,他外表温柔,但内心能断,特别是处在危难的境况下,他更能表现出极大的勇气。

原文:陶侃、温峤等与苏峻久相持不决,峻分遣诸将东西攻掠,所向多捷,人情忄匈惧。朝士之奔西军者皆曰:“峻狡黠有胆决,其徒骁勇,所向无敌。若天讨有罪,则峻终灭亡;止以人事言之,未易除也。”温峤怒曰:“诸君怯懦,乃更誉贼!”及累战不胜,峤亦惮之。

陶侃、温峤和苏峻的对峙达到了一个胶着的状态,两方相互之间都奈何不了对方,两方内部也都有了疲惫的状态,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忍耐力和坚毅的决心,谁更加耐得住,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原文:峤军食尽,贷于陶侃。侃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良将及兵食,惟欲得老仆为主耳。今数战皆北,良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虏,当备不虞;若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徐来殄贼,不为晚也。”峤曰:“凡师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杖义故也。峻、约小竖,凶逆滔天,何忧不灭!峻骤胜而骄,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奈何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乎!且天子优逼,社稷危殆,乃四海臣子肝脑涂地之日。峤等与公并受国恩,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当灰身以谢先帝耳。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公若违众独返,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

陶侃担负守边之责,本以为苏峻指麾可定,谁曾想打成了持久战,现在温峤的军粮都成了问题,还得向自己借,心慌了,烦躁了。

温峤好言抚慰,最后也是不无威胁之意。给陶侃说,如果你现在撤离,那么我会团结其他人先把你办了。

1 阅读: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