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常熟、相城的个别项目成功打开跌停板,闯关成功之后,南京也传来了打开跌停板的消息。
近日,有南京市民在留言板上留言吐槽房价下跌,希望南京“限跌”:
南京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商品房销售管理中心的表态是,“对房企降价没有规定。在核验购房合同的时候,系统会将成交合同和备案价进行比对。不高于该价格,合同都是能通过的。”
此外,即便是今年因为楼盘降价过多而暂停楼盘网签的惠州、武汉、厦门、成都、嘉兴等地,也并没有限制新房打折,只是限制了打折力度而已。
况且,这些城市也没有能够成功阻挡住房价下跌。不仅这些城市,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所有城市,降价都是主流。
纬房研究院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一二三四线城市,几乎全线下跌。
一线城市中:
北京11月后半月房价下跌来了0.63%,过去三个月累计下跌了2.79%。过去一年累计下跌了3.13%。
上海11月后半月下跌了0.99%,近三个月累计下跌了4.94%。过去一年累计下跌了9.5%。
广州11月后半月下跌了0.67%,近三个月累计下跌了3.41%。过去一年累计下跌了5.13%。
深圳11月后半月下跌了0.39%,近三个月累计下跌了1.53%。过去一年累计下跌了2.29%。
同时四大一线城市,各区房价无一不在下跌。
二线同样无一不在下跌。从一年跌幅来看,南通、东莞、宁波、南京跌幅最大,都在10%以上。
三线城市中,过去三个月累计跌幅最大的是廊坊。
这个北京的睡城,早在2017年收紧调控的时候,价格就近乎腰斩,直到如今跌势仍没有止住,哪怕去年全面放开了限购。
四线城市中,过去三个月跌幅最大的是淮安。
去年以来,数十个城市发布了限跌令,还有很多城市,虽然没有发布限跌的命令,但在备案网签时有明确限制,跌多了就不给网签。
为何限跌令仍没有成功阻止房价下跌?因为根本挡不住。
阻止房价下跌,在如今的环境中,最难受的不是等待上车的刚需客,而是房企。
房企现在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暴雷。粗略梳理来看,当下的房企,至少面临着四方面压力:
第一,融资压力。
尽管去年以来,政策上不断给房企吹暖风,比如去年的“三支箭”。
第一支箭:信贷支持。去年11月23日,国有六大行与多家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超过1.2万亿元,涵盖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第二支箭,债券融资支持。去年11月末,官方放松了房企的债券融资通道。
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支持。去年11月末,证监会发布文件,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进入今年,官方仍在不断释放暖意,要求一视同仁对待房企融资。
但是,从数据来看,并没有改善。
开发融资持续下滑。
债券融资也在下滑。
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80家典型房企的累计融资总量为5432.88亿元,同比减少34.24%。前11月融资总量不足去年全年的七成。
第二,债务压力大。
当初有多疯狂,现在就有多彷徨。
房企在上一轮牛市期间,疯狂举债扩张发展,如今欠下的一屁股债,压得很多房企喘不过气来。恒大已经没有挺住,融创、碧桂园都在艰难度日,万科的日子也不好过。
中指院数据显示,今年全年房企偿债规模,也即到期信用债和海外债合计9579.6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 ,有很多房企展期没有成功,只能背负债务违约和信用下调的局面。
还有很多房企,在加速处置自己的资产。最近的华侨城、大悦城都在加速处置资产回血。
第三,行情调整压力。
2022年,全国房地产销售规模出现历史最大调整,由“双18”调整至“双13”,即销售面积18亿平方米、销售额18万亿元分别调整至13亿平方米、13万亿元左右。
今年,在全年的低基数之下,仍在下跌。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前10个月,商品房销量降至9.26亿平米,销售额降至9.72万亿。
市场预测今年全年跌至“双12”,也即销量跌至12亿平米左右,销售额跌至12万亿元左右。
第四,保交楼压力。
去年年中的楼市风波之后,保交楼就成为了房地产的头等大事,几乎在每一场提及房地产的重量级会议上,都会强调保交楼。
过去的顺周期中,保交楼压力并不大,毕竟房企的现金流充足,融资充足,钱一直在各个环节中快速流转。
然而当下的环境下,市场不景气,融资受困,过去的债务要偿还,对于房企来说,保交楼压力巨大。
但是又不得不完成,完不成一旦出现问题,会让自己的声名扫地,房子更难卖,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所以,今年很多房企拆东墙不起西墙,也在努力完成保交楼重任。
亿翰智库发布的TOP50房企前9个月(截至9月28日)已经累计交付超293万套。其中,碧桂园、融创中国、保利发展、绿地集团和万科地产的交付房屋均超13万套,排在行业前5位;交付榜前10位中有6家为民营企业,其中碧桂园交付达40.1万套、融创交付18.5万套,排在前行业两位。
总结上面的四大压力,一句话概括就是,当下的房企正遭遇着融资困局、债务偿还压力、保交楼压力和卖房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房企根本没钱、没心情、没逾期去拿地。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前10个月全国卖地收入已经跌至34992亿元。
如何缓解,唯有降价,以价换量才能缓解压力。
房子卖不出去,开发商怎么避免暴雷,怎么去完成保交楼任务,怎么有钱去拿地?
房子卖不出去,房企会加速暴雷,最终心累的还是购房者,因为这会增加买到烂尾楼的概率。
如此,后续可能需要地方城市花费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金来处理烂尾楼问题。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即便很多城市阻挡房企大力度打折,房企也会想方设法变着法儿降价卖房。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基本没有不降价的新盘。品牌房企中的保利、万科、中海、华润、招商、绿城、龙湖、金地都在推打折盘,都在降价去库存。
四季度,长沙、深圳、重庆、合肥、泉州推出的一些楼盘均低于备案价。最近深圳某楼盘还传出了0.5成首付,开发商赠送25%的首付活动。
因打折过多而两度暂停楼盘网签的武汉,还是挡不住房企打折促销。
好在,已经有像苏州、南京这样活明白的城市,知道现在的环境下,阻挡开发商降价是不行的,挡不住,更不能挡。
卖房回款几乎成了房企唯一的资金来源。不降价卖房,哪来的钱给建筑工人发工资,哪来的钱去保交楼,哪来的钱维持运营?
更别说拿地了。
上涨翻倍都不止了,这才跌了几个点啊?
房地产终于走到了买方市场,其实铺面房因为超量投放而早就提前走到买方市场,住房则因为缺钱缺钱缺钱买不起而显超量投放、连买方市场都不严格是。
不急不急,等到2006年房价再买房。
微涨100%,暴跌0.1%的时代到来了[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网络时代一线城市将跌的更厉害,现在很多公司都尝试网上办公,居家办公,比如公司在北京,也不影响5线城市居家办公
既然要降,那就先等等再买,不急
涨价就翻翻,这才降过零头开心个屁,又不是打3折。
这才哪到哪,只要不是贷款五六层的,基本不会有影响
我们会有日本那失去的20年么?我觉得不止一个20年。
限跌有啥用?这个价格你的房子也卖不出去
任何东西最终将回归本来的价值。
房价下跌是因为大家都有房了,没需求了,降了更没投资者买
那些说一线不会降价的人出来走两步
为了更多国人的利益 暴跌吧
你是银行你敢给这些爆雷的房企放贷吗[笑着哭],没用的,唯有降价才有出路,总会有刚需上车
一样买不起!
现在二手房价格开始打折,房企新房价格不降,最终房企只能倒闭。
没有现房坚决不买就不会买到烂尾楼了
等房价正常以后,房产税就要开始了
凭什么不给跌?你有房就不给跌 人家没房的呢?只能长 不能跌?
就一套房,全款,自住,又不需要卖,管它房价高低啊!像这种去闹的都是炒房客,活该套手里年!!买个衣服第二天打折了你也让它退?[得瑟][得瑟][得瑟]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让买了房的亏点,总比一潭死水要好点
慢慢来
越降价越不买,越不买越降价,最终回归人人能买的起,住的起。
短期看土地,中期看预期,长期看人口,不管哪一个方面来都不乐观
降价处理是必然的,现在不赶紧降价卖,后面都降价了,更不好处理
不抢着降价,也最近的一点购买力都抢不到[呲牙笑]
我去,我这十八线小镇房价直追桂林了
下跌实际情况比这多多了,我在佛山最高也最坚挺的千灯湖板块,这边普遍跌了百分之十左右,其他地方跌得更多
没钱啊,跌又怎么样买不起咯
等再跌跌,一大堆断供的,然后银行一堆坏账
房价再跌百分之五十也不过分!
涨价才能去库存啊!!
单价是我的月薪再考虑[得瑟]
涨了这么多年,没听见谁哼哼,降价才开始,苦水就一大堆!这是有谁揣钱跑路了?
首先你的有钱付首付
涨价才能去库存!!!!
数据真的吗”?
我在想房产大老最近怎么不吵了,前段时间找线上线下的新闻媒体吵。购房有各种优惠。就连大学涨学费都吵上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上涨时翻倍都不发声,下跌了几个点就大喊大叫,至于吗?作好准备大跌还在后面呢!
我靠!跌了那么一点,就天天叫嚷至于吗?从2000元涨到5万这么惊人、这么离谱怎么没听到有人叫涨了吃不消?
几个月降几个点有什么好激动的,想当初涨价的时候可是一个月涨百分之几十甚至一两倍
天津还在限购。
就是降一半都赚,别说降这么少
原来湖州是四线城市,人口72万,房价1万出头,23年小跌了3.95%,24年可跌回万元之内了。
南京市区那些几万一平米老破小区鸽笼子房子该跌了
主要是没人买[笑着哭]
说的没错[点赞]
苏州降价房全苏北人买改名大苏北
回归2500一平
其实就是大部分人没钱了?之前的五个钱包都花完了,刚需没钱只能认命不买,还有什么办法,有钱的不缺房,买房干吗?
能涨,可海量的钱到手了光顾发工资享受了,科技跟不上还不下来才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