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纪相交的年代,国产武器在命名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奇怪却趋同的现象,就是各个开发单位都喜欢用“XX”+“2000”的方式来命名一些主要用于外贸的武器型号,其原因可能是营销人员认为这种命名方式比较能够表达产品的科技感和未来技术前景,但笔者认为,这显然是当时的营销人员被“桑塔纳2000”这种命名方式给洗脑了,以至于在命名上毫无创造性,或者说,就是懒得花时间去想个好点的名字。
到现在,这些“XX-2000”要么已经随着时间成为了历史的尘埃,要么已经迭代成为了“3000”或者改成了其他什么名字,当然,也不乏仍有一些后起之秀“钟情”这也的命名方式,所以笔者今天简单盘点一下这些“XX-2000”,也算是一种“浅考古”了。
先盘点防空导弹及防空系统,这是“XX-2000”的重灾区。
FL-2000 飞龙-2000 车载近程轻型防空导弹系统FL-2000 近程轻型防空导弹系统在2002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其初始型号和后续的(V)/(V2)、B、C都可以简单理解为8联装前卫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组合版”。

该系列似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没有看到比较明确的内装和外贸记录。这里顺便吐槽下这个命名里加上(V)和(V2)的方式纯粹是抄袭美军的命名方式,实在是毫无创意!

FT-2000是全球第一种“纯反辐射防空导弹”,1998年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主要用于打击发射较强雷达、辐射波源的敌方飞机。但似乎没有客户对其作战能力看好,毕竟100公里的射程,确实很难对预警机这类目标进行打击。


红旗-9的外贸版,2012年在珠海航展首次亮相,后来的改进型号FD-2000B根据新的外贸型号命名方式更改为HQ-9BE。

FD-2000/HQ-9还是有一些外贸出口的,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摩洛哥都有一定的采购。

FK-2000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防空系统,不能算在“千禧年”命名浪潮里面,但为了“凑”,也放进来。


红旗-17A的外贸版,2018年首次以实物亮相珠海航展,也不能算“千禧年”命名,后来按照新规则改名为红旗-17AE。

FM-2000/HQ-17AE有外贸出口成绩,出口了塞尔维亚和塔吉克斯坦。

2008年首次亮相,采用高射炮与便携式防空导弹分体组合防空的形式。

TD-2000B有外贸成绩,成功出口了印尼数套。

2005年2月的第7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首次公开亮相,国内有较大量的装备,常与红旗6D组合进行末端防空。


地面武器方面,也有一些“XX-2000”。
MBT-2000地面装备中最知名的“2000”了,早期是在85为巴基斯坦定制开发的版本(中巴联合研制),最后就真的成为了巴基斯坦“专用”版本了,巴基斯坦称之为“哈立德”。MBT-2000的后续国内外贸型号是VT-1A,换装了国产发动机和国产设备。


2024年才亮相的新型地面反无武器。


也是2024年亮相的新型地面反无武器。


航空飞行器也是“XX-2000”式命名的重灾区
FTC-20002000年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展展出模型,2003年12月13日完成首飞。

FTC-2000取得了内装和外贸的双丰收,内装型号教练9,外贸出口了缅甸、苏丹、柬埔寨。

这个重量级选手就不说了,也是笔者个人认为最配得上“2000”这个概念的型号,其在我国空军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无需多言。并且,KJ-2000的命名不是针对外贸的。









其他装备领域当然也不乏“XX-2000”的追随者。
KZ2000 机载电子信号侦察系统


虽然这些“XX-2000”的名字看上去真的显得很“懒”,但这些装备本身却充满了“向前”的力量。正所谓“厚积薄发总有时,一日跃进两千里”,这些叫“XX-2000”的国产武器不仅仅是历史的注脚,更是推动历史的洪流,正因为有了它们,才有了今日我国的武器发展领域的蓬勃生机,我们绝不能因为它们的“懒名字”而轻视了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