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说话》乃是贺友直依据张寿臣同名相声改编创作而成的连环画,刊载于《中国连环画》1986 年 3 月号 第九页。以下乃是对这部作品的详尽介绍:
故事内容
此作品叙说了旧时代的穷苦艺人,其家境贫寒,徒有四壁,夜晚和衣就寝。遇贼登门,从而引发了一连串饶有趣味却又令人倍感辛酸的逗笑情节。旧时代的艺人生活困窘,家中除却一张炕席,别无一物,甚至连枕头亦无,只得枕着靴子入眠。某夜,家中潜入小偷,小偷本欲窃取些许物件,却惊觉屋内近乎无物可偷。最终,小偷发觉角落里的一罐米,当其脱下棉袄铺于地上,准备将米倒入棉袄盗走时,艺人悄然攥住棉袄领子,将棉袄压于自身身下。小偷倒米时察觉倒错地方,发出声响,惊醒艺人之妻,妻子唤醒艺人,艺人却泰然自若地言称无贼,小偷禁不住接话道:“没有贼?没有贼我的棉袄哪儿去了?”
艺术特色
独特的构图手法:为规避“家徒四壁”给画面造成的空洞之感,贺友直借鉴了话剧《茶馆》表演中景不变而突出人物表演之手法。省去了屋内环境的描绘,每页以“T”字形线段加以分隔,以“分割特写”的方式,分别绘制出三人全景、旧艺人特写以及小偷全身活动的特写。此种构图形式新颖且生动,令观画之人既能从整体又能从局部去洞悉人物的活动与心理变化,发挥了独幅画难以企及的作用。
精湛的线描技艺:贺友直凭借其卓越的白描手法,运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与神态,生动地展现出穷艺人的无奈以及小偷的狼狈之态,使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让读者仿若置身于那个旧时代的场景当中。
生动的细节刻画: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表情等细节的精细描绘,诸如小偷摸米时的动作、艺人睡觉时的姿态以及妻子被惊醒后的反应等等,增强了画面的故事性与趣味性,让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体悟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变化。
巧妙的节奏把握:在画面的排布和情节的推进方面,贺友直掌控了极佳的节奏。从小偷潜入、摸索再到发现米,直至艺人与小偷之间的暗中较量,情节层层递进,画面之间的衔接自然顺畅,使整个故事充盈着张力与戏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