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容易感冒、出汗、怕冷?医圣张仲景有秘方,搞定风寒感冒

神希园 2025-03-26 17:42:41

在大多数人眼中,感冒都是一类“不必过度在意”的疾病,但实际上,若想要很好地将感冒治好,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中医里,最常见的感冒类型就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此外,还有湿热、气虚、阴虚、时行等感冒类型,虽说感冒的种类很多,病因繁杂,但可以用于治疗感冒病症的药方,在中医里也不在少数,而且大部分都属于医家名方,即便是在当今,也仍然在持续“发光发热”。

就以风寒感冒来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家名为张仲景,在他所编撰的《伤寒论》中,便收录了不少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药方,其中名气最大的便是“伤寒第一方”——桂枝汤了。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论》开篇的第一个方剂,并且由张仲景所创立的大部分药方,都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张仲景的桂枝汤无论是在中药配伍,还是方剂作用方面,都十分精妙,整个方剂的药材配伍很简单,分别是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以及十二枚大枣,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方中的桂枝是张仲景的常用药方之一,具有发表解肌、温阳通脉以及利水的功效,在感冒初期,我们体内的液体多会充斥到体表,但由于受疾病影响,体液往往无法正常运转,如此便很容易在体表形成阻滞,所以,当患上此类感冒病症时,就要先将阻滞加以改善,而对此最常用的药材就是桂枝。

桂枝是中医里解表药的代表,气味清透,走表发散,可以通过这味药材来改善肌肉的僵硬疼痛不适,而且,人体的上半身多是心阳所主,而风寒感冒的临床表现就多集中在身体的上半部分,比如常见的头痛、咽喉肿痛等,此时,就可以将桂枝和甘草合用,辛甘化阳,通过增补身体里的阳气来达到改善病症的目的。

另外,甘草也是张仲景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在《伤寒论》中,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方剂都用到了这味中药材,甘草在桂枝汤里的作用也很重要,虽说其药性缓和,但与桂枝合用可以增强阳气化生,同时,甘草也可以让其他中药药性变缓,以实现温和的长效治疗。

前面已经说到了,桂枝具有发表特性,其目的就是将身体里过多的水分给排出去,那么,为什么又要加入白芍这味药材呢?这里其实就凸显了中医的可贵之处,要知道,体内体液出现了流失,就必然会导致津液耗损,而为了更好地维持患者的机体平衡,张仲景便选择了白芍,而且白芍具有酸味,和甘草合用,酸甘化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滋补身体里的阴液。

最后的两味中药便是大枣和生姜了,其实,在原组成中并不存在这两味药材,但在煎煮时,医家则会酌量增添这两味药材,生姜辛温,可以帮助桂枝发散表邪,同时还具有和胃止呕的效果,而大枣甘平,不仅可以协助芍药滋补营阴,同时还可以健脾益气,这两味中药对身体里的脾胃都能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

总得来说,张仲景这一千古名方,虽然在组成上十分简单,但大家只要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其中的学问,通过此方,我们也不难看出医圣对中药材的使用之精妙。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秘方.张仲景是大家族。是数百人口的大家族 张仲景出生于东汉大瘟疫之时。张仲景死时 东汉大瘟疫还在爆发中 东汉大瘟疫人口減少一半。而张仲景家族更是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远大于东汉平均减少数。能把连自己家瘟死都控制不住的医生还捧成神医.写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捧成神书的那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张仲景因东汉大瘟才出伤寒论,这话没错。但忘了张仲景死时瘟疫还在爆发。不说张仲景时代吧。世界十大瘟第二名是清朝云南大瘟。据记载,仅仅在在昆明,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这十存二三是什么意思。死亡率是70%以上。张仲景的三分之二也不过是60%以上而己。这时伤寒论出来多少年啦。近千年啦吧 中医这神书去那啦 更不用说历史上是三年一小瘟十年一大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