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有四大军种,到底谁是第一王牌军?
有人说是“车臣部队”,俄乌冲突过去一年,小卡德罗夫可是频频亮相,就连三个儿子都送去了一线。也有人说是“瓦格纳雇佣军”,毕竟表现抢眼,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
然而两大王牌部队尽出,依旧未能止戈,不免让人心生疑惑,普大帝是否已黔驴尽穷?
今天就让队长来揭秘,普京的最后底牌,战斗民族的王牌部队,就连车臣部队也得靠边站!
车臣一出,寸草不生
小卡德罗夫率领的车臣部队,虽然听命于普京,可对比俄军作战能力,车臣部队强了不是一丁半点,毕竟历史中的车臣可是战胜过蒙古和匈奴。
与其说车臣部队“强”,队长认为用“凶”字形容或许更合适,那为何这么说呢?我们不妨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纵观车臣历史,貌似从未停止过反抗,这块位于亚欧交界处的“黄金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先是蒙古人,后是罗斯人、波斯人,但凡亚欧大陆历史中的强国,基本都要光顾一遍车臣。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车臣人繁衍至今,这也是为何车臣部队如此勇猛?但凡是有一丝软弱,或许车臣早已迷失于历史洪流。
至于车臣部队战斗力有多强悍?18世界的巅峰俄国,以数倍兵力征讨车臣,花了整整60年才取得胜利。可即便如此,车臣人根本不服气,当91年苏联解体时,车臣立马宣布独立,前后两次车臣战争,更是让车臣部队打出了凶名。
就是这样强悍的车臣部队,在俄乌战场有着“惩戒亚速营”的骄傲战绩,却只得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主角是谁呢?他们就是“哥萨克人”,普京的最后一张底牌,当年曾打的车臣部队溃不成军。
哥萨克佣兵 VS 车臣部队
小卡德罗夫为何对普京忠心耿耿?队长的答案只有五个字“哥萨克佣兵”。车臣人的克星,血脉上的压制,因为车臣部队被“打服了”。
苏联解体后宣布独立的车臣,可是没少让战斗民族吃瘪,直到千禧年3月份的“776高地狙击战”,战斗民族才得以一改颓势。
此时车臣武装2500人犯境,而俄罗斯只派出了“90名哥萨克空降军”,90 VS 2500,更别说是2500名车臣士兵,任谁看都是败局已定。
然这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90名哥萨克人战至6人,却击毙了近700名车臣武装分子。至于战斗有多惨烈?据说哥萨克人打光了子弹后,手握手榴弹强行冲撞车臣部队。

这场战斗结束后,哥萨克人自此和车臣人结下了梁子,为了挽回颜面,车臣地区还发布公告“一颗哥萨克人人头,能换1500美金”。
尽管不少车臣人对此心动不已,可面对“不要命”的哥萨克人,早已未战先怯。后来普京将哥萨克人安排到了车臣北部,幸好卡德罗夫上台后极为懂事,给到了哥萨克人优待,不然少不了被一顿收拾。
2005年7月份,在普京主张下成立了一支“特种部队”,而其成员招收面向所有哥萨克人,至于特种部队的成立目的,美其名曰“打击恐怖主义”。自此之后,车臣再无二心,唯普京马首是瞻。
哥萨克骑兵
他们是俄罗斯的“战神”,却因战斗能力太强被限制服役,按照拿破仑的说法:“给我两万哥萨克骑兵,我将征服整个世界。”
15世纪时,俄国的沙皇统治压迫严重,不少底层人民为寻求活路,不得已背井离乡,前往草原流浪,这批人就是最早的“哥萨克人”。
他们骑马射箭、快意恩仇,不止一次反抗沙皇统治,也不止一次被无情镇压,然所有哥萨克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宁流血30年,也不偷生300年”。
正因为心中无惧,故而作战勇猛,当哥萨克骑兵出现在战场后,精湛的骑射术让沙皇吃了不少苦头,不得已之下下令“招安”,自此哥萨克骑兵成了沙皇的“急先锋”。
当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对莫斯科志在必得时,被哥萨克骑兵砍的人仰马翻,一战损失57万人。
时间来到1918年的“俄国内战”,斯大林为了避免哥萨克人动荡,下令禁止哥萨克人服役。就当所有人以为“哥萨克骑兵”将成为历史时,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一声令下,150万哥萨克人已整装待发,要知道这个民族总共才有700万人。
随着热武器的出现,骑兵已逐渐被战场所淘汰,按理说哥萨克人很难重现昔日荣光,可谁曾想哥萨克空降兵会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表现如此亮眼,单是“车臣克星”称号就已经打出了凶名。

而在当下的俄乌战场,其实也不乏哥萨克人身影,只不过比之车臣略显低调。同为普京的私军,看到车臣部队在战场大放异彩,哥萨克人早已磨拳擦脚,只待普京一声令下,乌克兰必将溃不成军。
这里要说点有意思的事,其实哥萨克人一定程度上也是乌克兰人, 因为最早的“哥萨克聚集地”,正是由俄国人和乌克兰人构成,只是没想多年后,哥萨克人成为了俄罗斯的“尖刀”。
倘若接下来西方继续紧逼,而“代理人”依旧不知悔改,或许我们就能再见当年的“哥萨克骑兵”。
可以预见的是,面对车臣已无一战之力的乌克兰,在面对哥萨克时胜算更是微乎其微。
无聊
俄罗斯必胜!鸟克兰必败!霉国必亡![呲牙笑]
这小编故事讲得唾沫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