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统少将周镐被处决,16年后,妻子凭着一本日记为他正名!

一鸣棠果 2023-09-18 05:58:43

1965年的一天,上海市人民政府大门口,一名中老年妇女与站岗战士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她的目的非常坚决,要见市长曹荻秋,声称自己已故的丈夫周镐,一位曾在国共内斗中涉足特务领域的人物,却因政治风云剧变而一直黯然无闻,如今,她强烈要求政府主持公道。

因为她没有提前预约,门口的战士不知道她什么身份,当然不敢轻易放她进去,因此两人互不相让,发生了不愉快的争执。

但很快,事情传到了曹荻秋市长的耳朵里,为了避免不好的影响,曹市长破例抽空接见了这名妇女。

曹荻秋接过妇女递来的一本旧日记,就硬说丈夫周镐是中共地下党员,为革命工作而壮烈牺牲,要求组织追认他为烈士。

曹荻秋翻阅着日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发现周镐的公开身份,竟然是军统少将!

这个出乎意料的身份让曹市长感到震惊,他明白,要澄清这个复杂的历史,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

于是,曹荻秋答应妇女,会立即派人对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1910年,周镐的出生地湖北罗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勤奋好学,最终考入了武汉当时最好的中学。

周镐受到“三民主义”的思想熏陶,立志从军,中学毕业后考入桂系在武汉举办的“随营军校”步兵科,后来又转入黄埔军校继续深造。

年轻的周镐,对于蒋介石在黄埔拉拢学员,大搞“一言堂”的行为非常不满,因而经常发表激烈言论,结果被校方直接开除了。

尽管如此,周镐的革命志向未改,他直接报名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

1933年11月,蔡廷锴、蒋光鼐等19路军将士,因为不满蒋介石的抗日主张,联合李济深等反蒋人士发动了“福建事变”,结果遭到蒋介石派出的重兵镇压,最后连19路军番号都被取消了。

周镐离开部队,勉强逃回湖北老家避难,不料在汉口下船之时,被特务盯上并抓捕,随即锒铛入狱。

还好,负责审讯的宪兵长官,是周镐的老相识。

那人见周镐如此落魄,就劝加入秘密组织“复兴社”,表示一切过往可以不追究,保证无罪开释。

周镐考虑了几天,接受了老相识的好心建议,并在他引荐之下,顺利加入“复兴社”,正式开启了特务生涯。

在特务生涯中,周镐从军统武汉站站员做起,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戴笠的赏识,一路平步青云,用7年时间当上了军统局重庆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1943年初,周镐奉戴笠的命令秘密前往南京,出任军统南京站站长,开始接触汉奸周佛海。

周佛海是典型的“墙头草”,当初奋不顾身投靠汪伪政府,眼见国际国内局势不对,立即又与戴笠“眉来眼去”,暗中勾搭,希望两头“下注”,最后能够保全性命。

周佛海并没有马上与周镐相见,他担心周镐不可靠,先派人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周镐除了等待,外出游玩,偶遇了“随营军校”的老同学徐楚光。

徐楚光是湖北浠水人,早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国统区从事策反工作。

周镐并不知道徐楚光的真实身份,两人是湖北老乡兼老同学,自然倍感投缘,相谈甚欢,无话不聊。

随着两

人接触越来越深,周镐对徐楚光的身份也有所怀疑了,不过并没有挑明。

半年后,周佛海结束考察,找了个机会把周镐安排进了汪伪政府。

周镐有了这层身份掩护,此后为重庆国民政府传递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深得蒋介石和戴笠的赞赏。

然而,战争年代,局势复杂,背叛与忠诚交织在特务的生涯中。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周镐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京指挥部指挥,负责整个接管南京日伪政权的工作。

南京城内的日寇和汉奸仍然猖獗,老百姓怨声载道。周镐接到任务,立即派人对汉奸展开抓捕行动,以维护秩序。

然而,这次行动并没有得到军统的正式授权,导致蒋介石大为震怒,甚至怀疑周镐与共产党有联系,最终将他抓入监狱。

在监狱中,周镐心情沉重,但也无可奈何。他只得托人向戴笠求救。戴笠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决定暂时将周镐羁押到上海进行审订,最后给他编造了一个贪污罪名。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专机从青岛飞往南京,结果意外坠机身亡。这一意外事件让军统局上下陷入混乱。

周镐被以前的同事们无罪释放,但他出狱后,情绪低落,对国民政府的腐败感到深刻失望。与此同时,他对特务生涯的危险性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周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毅然回复徐楚光,表示愿意接受任务,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底,周镐被批

0 阅读:3

一鸣棠果

简介:一鸣惊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