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真牛!
工信部亲自下场力推鸿蒙系统。
工信部: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鸿蒙真不是简简单单的系统,而是我们国产系统的战略布局。
鸿蒙创始人王成录就说过:“我觉得开源这件事情真的是国家战略,使得咱们中国有机会做生态,就这十来年的窗口期。”
从王成录这话,我们就知道华为当时打造这个系统,真不单单的仅仅只是为了华为自己的系统,人家已经在为我们国家战略而考量,去突破。
做一个国产系统不容易,而做一个真正具备生态的系统更不容易。
打造操作系统真的太难了,难在生态。
比如苹果iOS系统,它们整整就花了18年的时间,而这还不包括前期的开发。
2005年,乔布斯抉择下,iPhone OS在团队竞争中胜出,奠定iPhone开放基础。
2007年iOS发布,带来多点触控等突破,初期拒原生第三方应用。
2008年应用商店上线,开启生态发展。
2010年更名iOS,iOS 4成划时代版本。
18年间持续迭代,iOS稳居移动系统前列。
2007年1月9日,苹果在Macworld大会上正式公布了这款操作系统,最初它被命名为iPhone Runs OS X,旨在为iPhone量身打造,乔布斯自信宣称它能运行“桌面级应用程序”。
同年6月,第一版iOS正式发布,多点触控手势、虚拟语音邮件、Safari移动网络浏览、Youtube视频观看等功能,在当时的手机市场中可谓石破天惊,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手机交互和功能的认知 。
但初期iOS并不支持第三方原生应用,那时候的苹果系统生态也不完善,再到后期一步步的发展起来。
相比于苹果的iOS系统,咱们国内一些巨头也都做个系统,比如腾讯、阿里。不过,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他们系统基本还是基于安卓,而且也没有自己的电子设备产品。
就算强如谷歌、三星、诺基亚这些国际巨头,也曾开发过自研新系统,结果都失败。
一个操作系统真正要想做成,前前后后不花个10、20、30年,真的不要想做成。
于是,这个任务交给谁?
当然,华为这样的强大实力科技巨头。

王成录就说过:“打造一个国产软件系统产业,这机会100年200年,都不见得出一次”
有的厂商可能只想着挣快钱,但华为不是;有的厂商可能觉得太难,但华为不是;有的厂商可能觉得不可能做成,但是华为从未放弃。
就像开源鸿蒙(OpenHarmony)。
如今正在已经快速生态边界持续拓展,社区共建单位超70家,先后落地“矿鸿”“电鸿”“移鸿”“警鸿”等系列产品。
矿鸿是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国产系统,主要用于咱们的一些矿山系统。
电鸿蒙也是基于开源鸿蒙打造的国产系统,主要是我们一些电网的系统。
……
现在搭载设备数量超过10亿,助力能源、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加快构筑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
当初不少人笑话鸿蒙,说它套壳安卓,说它不可能成功,还有看衰它的各种奇葩言论。
如今回过头看,鸿蒙正在一步步打造属于我们国产大大战略的系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