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外婆接来和婆婆一起住,外婆每月给婆婆2000元生活补助,说:你辛苦照顾我,花点钱是应该的

若初故事 2025-03-12 11:21:03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挺孝顺的人,至少在对待长辈这件事上,我问心无愧。所以,当外婆生病需要人照顾时,我毫不犹豫地把她接回了家。可让她和婆婆一起住这个决定,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我尝尽了各种滋味。外婆今年七十六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灵便。妈妈原本想接她回去,可妈妈自己也有高血压,照顾外婆吃力,我就主动提出来:“妈,我来接外婆吧,我们家地方大,方便。”妈妈犹豫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那就麻烦你了,可你婆婆会不会介意啊?”“不会的,我跟婆婆说一声,她应该能理解。”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回到家,我试探着和婆婆说了外婆的情况。婆婆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听了我的话,手里的毛线顿了一下,眼神有些复杂,但很快就点了点头:“行吧,老人家不容易,咱能帮就帮。”听她这么说,我松了口气,连忙感谢她的支持。外婆搬来的那天,我特意请了半天假,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买了外婆最喜欢吃的点心。外婆进门时,笑着打量了一圈,连连夸:“哎呀,你们家真好,这么亮堂。”婆婆从厨房里端出一盘水果,笑着招呼:“阿姨,欢迎啊,以后就当自己家,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我听着这话,心里觉得婆婆真大度。可生活在一起后,我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外婆平时有些挑剔,吃饭要热乎的,水果要现切的,睡觉时必须安静不能有一点噪音。这些要求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可婆婆却开始觉得别扭了。尤其是外婆喜欢晚上看电视,还把音量调得很大,婆婆休息得晚,常常被吵得睡不着。有一次,婆婆实在忍不住了,敲了敲外婆房门:“阿姨,能不能小点声,我明天还得早起买菜呢。”外婆听了,皱着眉头:“我就看一会儿,马上关。”婆婆没再说什么,但我能看出来,她有点不高兴。两位老人虽然嘴上不说,暗地里却开始较上了劲。外婆觉得婆婆太计较,婆婆觉得外婆事太多,我夹在中间,头疼得很。转机出现在外婆的一个决定上。有一天,外婆把我叫到她房间,悄悄塞给我一个信封:“小娟,这里是2000块,你拿去交给你婆婆,就说是我给她的生活补助。人家照顾我这么辛苦,花点钱是应该的。”我愣住了:“外婆,婆婆不会要的,这怎么能行呢?”外婆摆摆手:“你别说那么多,照做就是了。做人得讲道理,我在她家吃住,给点补贴不丢人。”拿着信封,我心里五味杂陈。最终,我还是硬着头皮把钱给了婆婆。“妈,这是外婆的一点心意,她说您辛苦了,非要让我转交。”婆婆一开始还不肯收,推来推去的,后来听说是外婆主动提出来的,她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收下了。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缓和了不少。外婆偶尔还主动帮婆婆择菜,两个人有时候也会一起聊聊家常。婆婆也慢慢开始体谅外婆,比如晚上关门睡觉,不再因为电视声计较。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看到婆婆和外婆坐在阳台上聊天,婆婆还给外婆削了个苹果。我站在门口愣了好久,眼眶突然有点热。那天晚上,婆婆对我说:“其实你外婆这人挺明理的,虽然有些小毛病,但谁还没点脾气呢。只要她好好过日子,我也没什么意见。”外婆也悄悄对我说:“你婆婆是个实在人,这两千块花得值。”后来,我才真正明白,有时候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但它却可以传递一种心意,一份尊重。而真正能让关系融洽的,是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再后来,外婆的身体慢慢好转了,婆婆也成了她的好朋友。每次看着两位老人一起聊天、一起晒太阳,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有一天,我和妈妈视频,跟她讲起这些事。妈妈在那头笑着说:“你这次做得真不错。”我也笑了,心里却想着,这世上的缘分啊,真是妙不可言。

0 阅读:0

若初故事

简介:人生就像一本书,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翻不过的页,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