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利就走」还是「以小博大」?
一群羚羊在草原上奔跑,矫健的猎豹紧随其后,一场生与死的角逐。喜欢看《动物世界》的朋友或许对这一幕都印象深刻。在丛林中,所有的生命,不论大小,第一位的要求是“生存”。在交易世界里面,“生存”也是市场的第一法则。弱肉强食基本已经是常态。因此,做好资金管理真正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尽可能多的生存机会。也因如此,资金管理的首要任务是: 控制每一次交易的亏损!
确定单笔交易的最大可亏损额度要结合最大总亏损和胜率进行考虑。假设账户的总亏损需要控制在20%以内,单次亏损该如何确定呢?如果有去过赌场的都会知道所谓的“赌博理论”以及“值博率”。技术的尽头则是概率,把概率计算好,控制好,就能更准确的做出资金管理。
因此,通过规划可知,如果你的交易胜算率是50%,连续出现3次亏损的概率就是12.5%,连续出现6次亏损的概率是1.56%。那么按照最多连续亏损6次计算,每一次最多可以亏掉本金的3%。这时候,如果要保证一次的盈利能够弥补3次以上的亏损,则盈利要达到9%以上。因此,以一万美金作为例子,单笔安全的交易规划则是止盈90点,止损30点。按照这个规划你就能清楚得知自己应该多久交易一次,然而每次的交易规划是如何才能达到最低亏损,最大盈利。
如果你的胜算率更低一点,假设是30%,则理论上出现连续3次亏损的概率是34.3%,连续6次亏损的概率是11.8%,连续10次亏损的概率才会降低到2.8%。如果,按照连续10次亏损仍然不超过20%计算,则单次的亏损要控制在2%以内。
因此,哪怕你的盈利很低,只要把比率计算清楚,每次按照规划执行,即使不会有巨大的盈利,但至少可以保证风险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交易市场的“生存法则。”
所以,一些人经常会脱口而出,表示自己的胜率能达到80%-90%,这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可想,真正达到这样的赢率条件,不出一年已经比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富有。巴菲特和索罗斯的告诫是什么?我不是比你们赢率更高,而是比更多人真正懂得如何控制风险。
除了考虑胜率和连续亏损率的可能之外,还需要结合品种的波动特点。
假设,某一品种的日波动幅度是0.57%,周波动幅度是2.31%。在上表中,50%的胜算率下,可以允许单次亏损额度不高于3%。3%高于其日波动幅度,也高于周波动幅度。因此,这个亏损额度可能是适合日内交易和甚至一周的持仓时间。
但在30%的胜算率下,可以允许单次亏损额度是不高于2%。2%高于其日波动幅度,但低于周波动幅度。因此,这个亏损额度可能只适合日内交易,但不一定适合持仓时间一周的交易。
也就是说,通过你的胜率推算出的亏损率。然后再结合某一品种的波动率,你可以得到结果: 我适合做哪一个品种以及我适合哪一种交易模式。规划好正确的交易模式,同时也是保证了你的盈利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在确定了单笔最大可亏损额和波动率(持仓时间)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建仓数量(交易手数)的问题。跟建仓数量(手数)有关的方面包括:
1. 资金量大小
2. 单次交易的最大可亏损额
3. 止损幅度
4. 合约大小
5. 止盈幅度
其中,资金量大小与合约大小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因此,止损幅度和单次交易最大可亏损额决定了我们可以交易的数量。
以上所讨论的都是如何确定初始建仓数量的问题。那么,这是不是资金管理的全部呢?亏损的人在投资市场很难生存,而只能获小利的人也不能变得富有。
因此,资金管理应该还包括另一方面,也就是如何放大盈利,让利润奔跑。
在交易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
一旦进场后出现盈利,就急急忙忙地平仓。而一旦出现亏损,就一直持有,想等待行情回头。甚至到保证金不足的时候还不舍得平仓止损,直到所有资金全部亏损。这种行为也是之前曾提及的最难克服的心态大关--敢输不敢赢。
还有一种交易者的情况则是,如果到了必须要减仓的时候,宁愿选择平掉已经盈利的单子都不愿意砍掉造成大亏损的单子。这种情形类似于:在短跑比赛中,你放弃了追逐你的前面跑第一的竞争者,选择了跟最后一名竞争。
“以小博大”是任何保证金杠杆交易产品的重要特点,见利就平仓不仅违背了“博大”的原则,而且丝毫没能减低所冒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交易了很多年,却始终无法真正富有。除此之外,虽然这一次的盈利已经落袋为安,但是只要仍然在交易,事实上又进入了另一个风险之中。我们冒风险的次数在增多,但每一次却仅仅是为了一点小利。这是虎口拔牙的举动。
因此,我们甘冒为虎所伤的危险,付出了风险的代价,就应该在已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就是已经有盈利的情况下,用耐心和智慧去赢取最大的利润。
但是往往市场中很多人根本无法克服这个问题。那真正有效的方法则是“监管”。作为一个专业操盘手,必须也要有一个专业的“监管人员”。特别在训练初期,操盘手进场,并每次设定好止损止盈之后,负责监管的队友就不能让操盘手再接触盘面。必须要按照原先的分析计划和交易规划执行。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极其严格的“纪律”。“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三年,然而“坏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三天 。因此更多人不是分析和交易能力出现了问题,而是日积月累的坏习惯慢慢侵蚀了自己,却无察觉。所以,团队的分工和重要性也必须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