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6岁“随地画画”,嘲讽自己Rubbish,却给人一种极致的平凡美

我可以是达芬奇 2025-03-26 17:01:00

画画的初衷是对现实的表现

不同的画家对创作形式都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拥有属于自己的艺术想法

首要的目的就是先取悦自己

注入更多的个人情感

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画画不需要任何目的

也不是一定要有所追求

有人问创作艺术的目的是什么

是一种个人情感的体现

来自美国的油画艺术家

彼得·范戴克

Peter Van Dyck

▲Peter Van Dyck

彼得·范戴克是一位美国现实主义画家,以明亮的城市景观和强调光线和氛围的室内装饰而闻名。他的作品植根于古典传统,探索建筑空间与自然光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是绘画中生命力的体现

在我们的周围所有环境细节中离不开光的照射

我们可能会身处黑暗之中

但当黑暗之中有了光的存在

这一片黑就有了希望和生命

46的范戴克在‬绘画中‬创作‬自己‬的‬生活‬空间‬

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但每一幅都让人感到既平凡又有真实的美

Peter Van Dyck:我画画很直接,很少考虑和计划。我真的没有什么硬性规定,除了在绘画时尽我所能让自己开心。

他被称为懒散艺术家和感知艺术家

范戴克解释不了‬艺术‬的‬存在‬

在他的笔下一味就是拿起画笔画画

对他来讲

懒到走过的地方随时可以坐下来创作

没有固定的地点和取景

眼中看到的便就是一幅好的油画风景

在他的油画作品中

除了一系列“平平无奇”的风景画之外

让人喜欢的还有扎实的透视关系创作

不像基础的直线透视关系

在他的作品中更多是一种透过鱼眼视觉的生活场景

即使是在这种透视关系下

范戴克也能够很好的画出每一个细节的关系

让作品中有了一些不同的视觉效果

“就我绘画的方式而言,我画什么并不重要。无论在‬了解什么,在了解的过程中都会变得非常‬有意思‬。我不会为绘画而画图。我往往对绘画感到兴奋,然后就想立即开始,在绘画上拼搏。”

第一次接触画画的范戴克还是在‬高中‬最后一年‬

大学的课程刚修满一年

他就决定去意大利弗洛伦萨艺术学院学习

一年的深造并没有改变范戴克什么‬

但他对艺术所学在以后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随后他就找到了一家仅有30个学生的“艺术学院”

它是由真正的艺术家所创立的

Peter Van Dyck:“我不确定自己的人生经历是否非常“丰富”。我知道,我的画‬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般般‬的‬‘Rubbish‬’。从技术上和‬意义上‬都‬是平庸‬的‬作品‬。但‬我仅仅是想画‬一幅‬画‬而已‬,通过‬画笔‬再一次观察‬我的‬生活,简单‬而‬存在‬‬。”

范戴克1978年出生于费城,2004 年在旧金山的 John Pence 画廊、2006 年在纽约的 Eleanor Ettinger 画廊、2008 年在 John Pence 画廊和 2010 年在萨格港的 Grenning 画廊举办过个人展。2003 年,他开始在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任教,2011 年成为证书/BFA 项目的助理教授。2012 年,他被《美国艺术家杂志》评为 25 位未来重要艺术家之一。2013 年,他的作品被收录在 Lauren P. della Monica 的《彩绘风景,当代景观》一书中。他的作品也被刊登在《美国艺术家杂志》、《美国艺术季刊》、《艺术新闻》、《美国艺术收藏家》、《国际艺术家杂志》和《艺术与古董》等期刊上。

绘画一种伸手去感受世界的行为

将所见所感表现在画纸上

他给了我们一种真实的存在体验

这就是最简单的艺术美

平凡而被生活细节所感动

一起来感受范戴克最普通的生活艺术

更多作品欣赏学习

▽▽▽

2 阅读:43

我可以是达芬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