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抄书打卡的第310天:发脾气其实是弱者的本能,而能控制好情绪的,那才是真正的强者。嗨,友友们,您们好!期待与您分享阅读的喜悦。
我在网上看到一段情感语录,说的是:“买杯咖啡,买件衣服,买点没用的小东西,这些都是维系我们心理健康的必要开支”。嘿嘿,看来只要快递还在路上,日子就真的有奔头。语录后面还补充道,要是你总是压抑自己,对啥都提不起兴趣,那就容易陷入绝望,因为没有精神寄托的日子真的很可怕,我们需要一些无聊的小事来提升幸福感。这么长的一段话,其实就想表达“一个人如果没有物欲,那么他离抑郁就不远了”的观点。这话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好像又有点过于绝对了。

我们先来聊聊啥是物欲吧。简单来说,就是对物质的渴望和追求。可以是追求那些高大上的奢侈品,也可以是希望有个舒服的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物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改善生活。古人云:“心有所系,方能安身立命。”物欲在某种上程度上,也成了我们心灵一种寄托与支撑。
但就像文章里说的,物欲可不是无节制的消费和追求奢华。它更多地体现在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品味上。比如品一杯香浓的咖啡、挑一件心仪的衣服、或者对一个小摆件爱不释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在我们心里激起层层涟漪,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不过呢,要是物欲成了我们生活的唯一目标,那就不好玩了。有的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职位,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家庭和个人兴趣。整天忙于工作、应酬和社交,却忘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感到空虚、迷茫,甚至陷入抑郁的漩涡。所以啊,物欲太强了也不行。
物质条件确实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要学会控制它、驾驭它。而幸福呢,更多还是由我们的心态和态度来决定。那些能保持适度物欲、更注重内心需求的人,往往能够拥有更加健康和幸福的生活。他们不会为了物质而牺牲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比如买一本喜欢的书、看场好电影、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出去浪一浪,这些看似“无聊”的小事,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人生的意义在于取悦自己!”在这短暂的一生里,我们没必要去讨好 每一个人,只要讨好自己就行了。因为所谓的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当我们能够保持一种平和、满足的心态时,即使物质条件不是很优越,也可以从一件小物件开始,去感受、去珍惜生活的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