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eyes旗舰店关闭,10年内开1500家店的目标为何未达成?

甜蜜探险家 2025-04-07 14:25:43

最后一家上海店也关门:曾经排队8小时的热潮去哪了?

记得2020年5月15日的那个早晨,上海淮海中路上热闹非凡,Popeyes的首家中国旗舰店开业引来了大量食客。

有人为了抢先尝一口新鲜出炉的炸鸡,前一天就住在了附近的酒店。

从凌晨四点开始,等候的队伍就已经绵延数百米,甚至让黄浦公安派出了大批警力来维持现场秩序。

那一天,它创造了长达8小时的排队纪录,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但就是这个让人们熬夜排队的炸鸡品牌,短短不到三年后,在上海的最后一家门店也贴出告示,宣布因门店设备维护原因暂停营业。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引爆上海的Popeyes门店一个接一个闭店呢?

运营方回应:Popeyes重新开业有望是今年下半年

对于网友们的疑问,Popeyes的最新运营方Tims天好中国做出了回应。

据悉,Popeyes并没有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而是因品牌战略调整暂时闭店。

Tims天好中国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调整Popeyes的品牌定位、菜单和门店设计,计划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开业。

这一消息无疑给了粉丝们一丝安慰。

北美的留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在Popeyes的美食记忆,有人怀念那里的炸鸡,有人感叹Popeyes要是早点在中国布局,可能结果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多次败退的核心:西式快餐在中国市场的红利期已过

Popeyes关店的背后,其实反映的是西式快餐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早在1999年,Popeyes就曾用“派派思”的中文名在北京和大连开设门店,但很快就在2003年退出了市场。

那时的西式快餐在中国还是一种新潮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汉堡、炸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但时过境迁,西式快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近年来,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些老牌劲敌,通过本土化策略不断渗透市场。

而Popeyes则显得有些动作迟缓,未能及时适应市场变化,错过了好的机会窗口,再次败退也就不足为奇了。

夹击之下的生存空间:Popeyes如何应对本土化挑战?

如今的西式快餐市场,不仅上有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老大哥,下有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的崛起。

塔斯汀靠着“手擀现烤中国汉堡”的概念,一年内逆势开出3600多家门店,迅速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各种本土品牌也来势汹汹,以适应中国消费者口味为目标,推出各类本土化特色产品。

Popeyes在上海门店的口碑评分不高,说明它的美式炸鸡口味并未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也让Popeyes在竞争中更加举步维艰。

在这种大环境下,Popeyes需要找到一条独特的本土化之路。

肯德基的豆浆油条、麦当劳的“麦麦夜市”等成功案例,都表明本土化已经成为西式快餐在中国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Popeyes能否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胃口的创新产品,是其能否翻身的关键。

尽管Popeyes几度败退,但它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关注。

市场的激烈竞争、消费者口味的转变都在告诉我们,做生意不仅仅是简单的开门迎客,更需要不断的创新和调整。

当我们看到一家曾经风靡全球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屡屡碰壁,不禁要问,Popeyes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又会怎样应对未来的挑战?

最终,不论是西式快餐的日渐式微,还是本土品牌的蓬勃发展,Popeyes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成功没有捷径,唯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Popeyes是否能凭借自身的调整和创新再度崛起,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但未来的餐饮市场,注定会更加精彩纷呈。

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对Popeyes未来的表现有什么期待呢?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