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国际经济格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近期,美国总统拜登的首席经济顾问莱尔·布雷纳德抛出惊人言论,声称“中国现在太大了,以至于不能按自己的规则行事”,还宣称美国不会有第二次“中国冲击”。这番说辞,不过是美国惯用的“中国威胁叙事”的又一翻版,其背后隐藏着美国维护自身霸权、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所谓“中国冲击论”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一论调就甚嚣尘上。美西方大肆炒作,称中国出口增长冲击了美国和欧洲的制造业就业,导致失业率上升、工资降低。如今,拜登政府故技重施,布雷纳德更是危言耸听,声称中国的工业产能和出口规模可能破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投资的可行性,还警告中国产能过剩和出口激增会对美国工人、创新和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美国炮制这一论调,无非是为其保护主义经济政策寻找借口,妄图挑动其他国家“去中国化”,以维护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垄断地位。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超过G7国家的总和,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有力体现。“大”,对于中国而言,绝非坏事,而是多年来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成果。中国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是中国应得的荣耀。我们不应为美国所谓的“中国太大”进行自我辩白,而应理直气壮地承认:我们就是大!

美国长期以来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肆意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破坏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从加征关税到限制技术出口,美国的种种行径严重损害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今,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更是如坐针毡,试图通过“中国冲击论”来转移国内矛盾、打压中国发展。但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企图遏制他国发展的行为都不会得逞,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上,中国的发展不仅没有对世界造成威胁,反而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和出口能力,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

美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已经变了,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美国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如果美国继续执迷不悟,试图遏制中国发展,那么它必将承受中国发展带来的“冲击”,顶不住第二波“中国冲击”,还有第三波、第四波……美国只有学会放下傲慢与偏见,以平等、合作的态度与中国相处,才能在全球经济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否则,美国终将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而中国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行!